师傅;他是个没耐心教人的;几个分把头么,当中不乏习武之人,这种功夫自然一看便能得其要领,而风宁路又不是古明全的属下——种种条件加在一起,难怪古明全对这件事如此上心。
其实也不排除“那个人”教了虎头后又收了别的弟子的可能性,但那天之后发生的事连二连三,这种可能性却是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三潼微微眯起眼睛。
“东家,老奴以为,还是谨慎些好。”古明全用“老奴”这个自称的时候便说明他的态度相当慎重了。
三潼点点头:“我明白。”他虽然一副凡事漫不经心的样子,但门下规矩却是极严格的,楼里的人接的单子都归到分把头手里由分把头定夺受或不受,然后分把头再分机密度和重要度上报给他。报的速度又视单子不同而各有缓急:寻常单子半月一报,大单子立时报,最紧要的单子更需要先报给他知道再决定接或不接。
不怪他凡事先往坏处想,这里还有个原委:一页书店其实只是明面上的幌子,这一门人实际上的名字却叫“勾月”。
然而“勾月”也是这两年才起来的新叫法,在“勾月”的背后还有另一个名字——“燕翎”。照着“燕翎”的纪事,三潼该算是“燕翎”的第四代当家。他的顾虑便是由自“燕翎”而来。
即便现在提起“燕翎”这个名字,在中原的官家和**上依然有不少人知道。在过去几十年里,“燕翎”一直占着情报和军火买卖的头一份儿,游走于各国之间,却又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治下。达官贵人们对“燕翎”是既爱又恨:爱他们只要拿了钱便替人消灾,通常只要接了的单子便没有办不下来的,信誉极好;恨的是——你请得动“燕翎”,别人也请得动。而且“燕翎”的规矩是一但接了单子便不反悔,哪怕你出双倍的价钱也别想让他们倒戈反水。
官家的人当然想把“燕翎”握在自己手中,“燕翎”岂会就范?所以官家早就有了“不服便杀”的心思。而三代经营下“燕翎”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,要想找个由头把“燕翎”灭了,谈何容易?
然而不易归不易,却不是办不到。第三代“燕翎”当家便是在一单沾了“官”字的单子上吃了大亏,只那一跟头便将勾月前三代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底子摔丢了一多半。三潼是第三代当家的养子,第三代当家当时是舍出命去才堪堪保全他,让他得以率残部远走西疆。
“燕翎”绝大部分财产被官家清收了,且斩草哪有不除根的道理,一段时间里面明查暗访盯得相当紧,三潼即使有自己的小金库也不敢动,就怕招了官家的眼。一大帮子人总要吃饭,迫于无奈他只能将手下打散了隐姓埋名混到市井中。
当时明面上的人都被端了个七七八八,而他带出来的人基本上都是“暗子”,也就是专司刺探谍报的一群人,也是托了露脸少的福才幸免于难。可这帮人干惯的是暗地里的活计,暗杀刺探什么的一个比一个厉害,但一放到明面上,谋生能力实在不敢恭维。风头是躲过了,可那几年的日子之艰难可想而知。
当年“燕翎”的名头响亮,这几年不少人借着“燕翎”的势做起了类似的生意,三潼这才把旧部拢起来。旧部中绝大部分的人还是愿意干回老本行,他便顺势而为不显山不露水地带着这帮人开始重操旧业——他一直觉得当年那一单坑惨了“燕翎”的案子内有蹊跷,不查个明白他死了也没脸去见他的养父。
但有了那个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那里,三潼可谓十分小心,凡是沾了“官”字的单子他都要求立时上报,何况司寇宇铮身上不单带“官”字,更带着“皇”字?这样的单子照例来说是要先报给他,由他来决定的。可现在风宁路到司寇宇铮那里已经至少两个多月了,他却一直没有收到报告,如果风宁路确实是他们这边安排过去的,不管目的为何,都已经极严重地坏了他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乱君心 最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勾月旧事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2/2916/39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