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羽扇,但总归是比袁尚要强的多,冷静道:“我军的革船已做好七八成,足够发动进攻了。还请刺史立刻击鼓升帐,全军渡河,什么后勤、补给都不需要,我军可以就食于敌。只要能杀入雒阳,无论咱们身后有多少曹军都不重要了。”>
说完,田丰还冷冷的看向司马防:“司马先生,你可是真见到了曹军三万大军?”>
司马防犹豫了一下,还是摇头:“这是我儿司马懿所言,我猜曹军应该只有一万人吧。”>
田丰微微点头,这个猜测还是比较靠谱,也说明司马防确实是赶来告知这件事,并不是曹军的死间。>
袁尚还在犹豫,军中革船和渡船确实足够一次性投入七万的兵力,但大军出动,粮草总归是第一位,而他营中粮草却只够这十万军队再用三日。一旦渡河失败,更是可能剩不下多少粮草。这十万人都是他从冀州带来的,到那时又有多少人能逃回去?>
田丰见了袁尚的样子微微摇头,又道:“如果刺史无法拿定主意,至少也应该派人前往身后三县刺探情报,再派人抢占咱们身后的温县。曹军有两万人马,足够分兵占据温县,如果温县被占,我军可就连一个可以据守的据点都没有了。”>
袁尚这才点头,准备依田丰的主意行事。>
可就在这时,十几面巨大的立体风筝顺着北风漂浮到袁军营地之上,每个风筝上都写着同样的简单话语:军中断粮,袁尚小儿欺骗尔等。>
袁尚大怒,忙派出骑兵去寻找究竟是谁放出的风筝,但哪里还找的到。>
不多时,各营主将纷纷来到中军询问粮草问题,袁尚只说粮草充足,让各军严守营地,不得轻举妄动。>
但很快便有人发现袁军后营存储的粮草只够全军食用三日,还有人发现一军人马被派往温县驻防,其中似乎还有本居住在怀县的名士司马防。>
这些人便返回中军再次询问袁尚。袁尚年纪不大,这些将领大部分都跟随袁绍争战多年,一个个劳苦功高,本就不是完全信服袁尚的统领,往日间还好,此时却是非要问出个结果才肯罢休。>
还好田丰帮袁尚挡住了这波质问,面对袁军资格最老的军师,这些悍将还不敢如何,只能暂时退去。>
可到了第二日,分到各营的粮草减少了六成,这些将领便知道事情不对,重新来寻找袁尚。却发现袁尚已经带着中军亲卫驻进了后营,说什么都不再让这些人检查粮草了。>
原来今日一早,本应按时抵达的粮草没有送来,虽然派去探查三县的探哨还没有返回,但这已经使得袁尚从内心几乎完全相信了司马防的说法。他一方面想办法弹压军中不满的情绪,一方面也赶紧给袁绍写信求援,同时派人联系南部匈奴五万大军返回孟津,他们还带着大量牲口,这些都是可以吃的食物。>
可到了中午,第二波风筝又来了,这次上面写道:怀县已失,袁军粮绝,河内一统,就在此时。>
军中更是异动频频。>
袁尚知道事态严重,连忙将前几日宰杀牲畜制造革船而囤积下的肉食散发到各营,这才稳定住人心。但他也没有其他办法,只能问计于田丰。>
田丰还是那个主意,孤注一掷,渡河!>
往日间对田丰言听计从的袁尚却犹豫了,他道:“先生,现我军后路已断,军中粮草即便收紧食用也只够再用五日。兵法云:‘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。是故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。’现在我军士气已经衰,我的心也乱了,就算孤注一掷的渡河进攻又能有多大的把握?不如引兵前往温县固守,等待我父亲的救援。”>
田丰无奈叹道:“三公子啊,此时此刻你就好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汉末小粮官 最新章节第八十四章 无法做出决断的袁尚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26/326977/84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