扭头望向裴乐:“裴伴伴,令郎有如此身手,为何不让他进入军中为国效力?”
裴乐乐跪地说:“启禀皇上,犬子虽学了点三脚猎的功夫,但性子顽劣,时常闯大祸,让他进入军中,怕是……”
万历摆摆手,说:“年轻人嘛,会闯点祸也没什么好稀奇的,只要他能为国杀敌立功,就算他把天给捅破了,朕也给他兜着……就让他进入骁骑营,先从总旗做起吧。”
按明代军制,十人一小旗,五小旗为一总旗,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加强排的兵力。万历这金口一开,这个死胖子立马就成了加强排排长了。
裴多多大喜过望,连连叩头:“谢皇上,谢皇上!小民以后一定会奋勇杀敌,以报皇恩!”
万历含笑颔首,让他平身,随即把目光投到杜松身上,问:“爱卿是御马监哪个营的?有这等身手不应该声名不显才对,为何朕从来没有听说过你的名字?”
成化时代,京营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改编,搞团营制了,四卫营、勇士营、骁骑营等等就是这么来的。当然,这里的营并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只有六七百人的营,这里一营人马通常都是三千以上的。比如说神机营,足有五千多人,勇士营和四卫营更狠,在正德时代总兵力达到两万,后来反复精简,将员额控制在六七千。像这样的营,京营里有许多,不过还有战斗力的也就这几个了。万历亲政以来数次检阅京营,对京营中那些相对出色的勇士都有印象,但他真没见过杜松这个憨货。
杜松老老实实的说:“启禀皇上,小民目前还是舍人。”
所谓的舍人就是卫所军官子弟。按大明律例,老爸在卫所当兵的话,儿子也有很大概率是当兵的,将来孙子也有很大概率当兵,这是他们的义务,卫所军官的儿子未到从军年龄的话就叫舍人。
万历纳闷:“你还是舍人?那你是怎么进入京营校场的?”
龙岩峰干咳一声,说:“回皇上的话,他虽是舍人出身,但那是以前的事了,现在他算是半个御马监的人了。”
万历瞪了他一眼:“什么算是半个御马监的人了?乱七八糟!”
龙岩峰说:“因为我把他的军籍从延绥调到御马监来了啊!”
万历:“……”
在这种场合说这样的事情,真的合适吗?
万历决定不鸟这货了,继续问杜松:“爱卿是延绥镇的?”
杜松说:“是的。小民祖上原是昆山人,后来移镇延绥。延绥副总兵杜桐便是小民兄长。”
万历略一思索,有印象了:“杜桐啊……朕记起来了,他勇武过人,曾镇守过延安、古北口、宁夏,屡立战功,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。”他打量着杜松,见他身材高大,孔武有力,越看越是喜爱:“爱卿年纪轻轻便武艺超群,身手不在杜副总兵之下,未来必定是我大明的一颗将星啊!”
杜松难得的谦虚了一下:“皇上过誉,小民愧不敢当!其实在延绥,似小民这样的少年比比皆是,只是苦于路途遥远,没有机会将一身武艺献以皇上而已!”
万历有点惊讶:“你是说,在延绥,有你这等身手的少年很多?”
杜松说:“很多!那里的男孩子还没有学会走路便先学会了骑马,还没有学会吃饭便先学会了使刀,跟他们一比,小民这点粗浅的功夫真的不算什么。”
万历半信半疑,把目光投向陈名振:“陈伴伴,这是真的么?”
陈名振笑说:“启禀皇上,杜壮士有点过谦了,有他这般身手的人万中无一,甭管在哪都不可能是比比皆是。不过延绥边镇时常与鞑靼人交战,为求自保,不论男女都会苦练武艺,这却是真的。”
裴乐说:“延绥镇是与鞑靼交战最为频繁的边镇,也是九边中尚武之风最为浓烈的边镇,榆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明朝大祸害 最新章节第55章 赞不绝口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26/326984/55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