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session_start():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/home/www1/www1/1/4/www.at888.net2026/chapter.php on line 3

Warning: session_start():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: memcached (path: 127.0.0.1:11211) in /home/www1/www1/1/4/www.at888.net2026/chapter.php on line 3
大禹治水演义_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(3/5)_历史小说_爱尚小说网
爱尚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大禹治水演义 > 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(3/5)

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(3/5)

上一页大禹治水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禹率领五个小兄弟都跨上了龙背。

九尾白狐老神仙纵上了云端,一个滚翻又变成了九尾白狐,驾云头在前方引路。应龙呼啸而起,在后边紧紧相随,四员天将跟在最后边。

却说这巴山蜀水,本是大巴山与西面的大盆地的统称。千里大巴山是嘉陵江与汉江的分水岭,西边是四川盆地,东边为汉中盆地,呈西北东南走向。主峰就在神农架之中的“神农顶”。

其间多峡谷,多峰丛,谷坡陡峭,多有溶洞暗河,塌陷滑坡遍布山间。

蜀水则是大巴山以西的大盆地地带。溯江向上穿过了大巴山,便是蜀水,自古以来八巴蜀的道路崎岖凶险难攀。正所谓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。

正因为有千山万水的阻隔,所以使得巴山蜀水变成了一处天生的福地,世外的桃园。自古与世隔绝,是居住在岷山脚下的羌人,也就是大禹的同族先人的一部分,沿着岷江,误打误撞,辗转进入了巴蜀之地。进来后发现巴蜀之地沃野千里,特产丰富,非常适合居住生活,从此这一方定居下来,成了巴蜀之地的最早原住民。

大巴山上岩洞众多,所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,都住在岩洞里。他们称岩洞为“巴”,因此自称为“巴人”。而居住在大盆地里边的人们,发现并且驯养了野蚕,从此采桑养蚕,抽丝剥茧,织成蜀锦,因为他们把蚕也称“蜀”,所以自称为蜀人。

蜀王蚕丛,就是最早发现并且驯养野蚕的人,他教给百姓们养蚕,织锦。因此得到了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,被推举为蜀王。

蚕丛生着一双“纵目”。“纵目”就是两只眼睛向前突出,也叫“龙睛”,就象虾或螃蟹的眼睛一样。蚕丛穿着一身青衣,后人尊他为青衣神。因此后来才有了青衣山,青城山,青衣江等等名称。

蚕丛之后的蜀王叫做鱼凫。鱼凫善于结网捕鱼,他教给百姓结网捕鱼的方法。从此使蜀地上的人们过上了食白米饭,吃鱼虾,衣蜀锦的富足生活。后世的朝

廷在蜀地上设立了专门管理织锦的官员,官员住在蜀都里,所以蜀都又被称为“锦官城”。

前头说过的蚕神马头娘娘。她最早就是蜀地的蚕神。

要想进入巴山蜀水,溯江向西是最佳的路线。只是难在了逆水行舟,水急峡险,因此难上加难,九尾白狐带领大禹一行也是沿着江溯江而上,不同的是,他们不是逆水行舟,而是在空中腾云。自然另是一番景象,人在天上行走,高山峻岭尽在脚下。

一路上大禹仔细观察山山水水,努力理清巴山蜀水的脉络。以便掌握治水的关键。他们在巴山蜀水上空转了一大圈,最后才转回了涂山国。九尾白狐又带着大禹一行在涂山国的上空兜了一圈。只见涂山国的百姓们都走上了街头,仰望着空中飞行的火红色的应龙,和骑在龙背上的大禹,一边挥着手,一边欢呼着:“乘龙佳婿,佳婿乘龙,涂山治水,为国立功。”涂山侯率领百官,站在朝堂前欢迎大禹。

九尾白狐落下了云头,应龙也随后落地。大禹率领小兄弟们跳下了龙背。四员天将仍旧留在了空中警戒。

涂山侯迎上前来,与大禹见礼。说道:“涂山国欢迎乘龙佳婿夏伯大禹的到来。”

大禹也说道:“小婿大禹拜见岳父大人。小婿以前不知,今天九尾白狐老神仙才告知,原来涂攸本是巴蜀涂山国的女儿。小婿拜见来迟,望岳父大人恕罪。”

涂山侯说道:“不知者不罪,夏伯何罪之有?涂山国早就听说夏伯大禹娶了涂山国的女儿,能与夏伯结亲,涂山国举国上下备感骄傲与荣耀。从此涂山国有了靠山。”

大禹说道:“能娶到涂山国的女儿,与涂山国结亲,也是大禹的荣耀。”

涂山侯见大禹三十岁上下的年龄,身高一丈,得英俊潇洒,一表人才,非常满意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禹治水演义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3/33320/108_3.html
上一页大禹治水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