泣,诉说了许多离别之情。夏启也头一次见到外公、外婆,上前行礼问安。涂山侯夫妇拉住夏启看个不够。道路两旁站满了前来欢迎的涂山国老百姓。大禹一行人马不断地向两旁招手致意。到了晚上,涂山侯举行了盛大的筵会,款待大禹一行。
第二天,辛、竖亥二人准备选择诸侯大会的会址。涂山侯建议道:“城外有一处绝好的去处。过去称做茅山,又叫苗山,山不算高却灵秀,水不深却清幽。主峰叫做香炉峰,是最适合召开诸侯大会的地方。”
辛、竖亥带领众人来到茅山实地一看,果然是一个好地方。真是蝉鸣山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正适合于召开天下诸侯大会。
于是选出了一片背山临水,地势平坦之处。砍掉了恶竹,搬走了乱石,清理出来一大片空旷平整之地。设立会场,安置座位。并且在附近搭建起来一大片生活区,支起帐篷,搭建茅舍,供八百诸侯临时居住生活。
天下共有八百八十家诸侯。离涂山国路途遥远的雍州、梁州,在半年之前便已经从国内出发了。路途中远的冀州、荆州和豫州,也提前三、五个月出发了。有的走水路,有的走旱路,也有的既要走江河水路,也要走旱路。所以有的提前十天半月之前便到了涂山国,也有的临要开会了才刚刚到达。都怕耽误了会期,被朝廷治罪。
辛、竖亥二人专门负责接待、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。诸侯们来到一个,安排一个,一切吃、住、行,样样都有着落。涂山国也倾其所有,拿出来最好的东西,尽量招待好天下诸侯。
八月十五日,正是中秋月圆之日。日期一到,天下八百八十诸侯齐集茅山会场。辛、竖亥早已按照国家大小,人口多少和出产多寡,将天下诸侯分为上、大、中、小四等。大国座前头,小国座后头。朝廷的官员分别座在台上的两厢。大禹端座在高台的正中央,威严地注视着台下就座的八百诸侯。
时刻一到,诸侯大会开始。一清点,出席大会的一共有八百七十八家,除去反叛了的三苗国外,还缺少一家诸侯尚未到会。
大禹问道:“还有哪家诸侯未到?”
九章答道:“只差防国未到。”
大禹听了,把脸沉了下来。说道:“天下诸侯都已按时到会。八百七十九家诸侯,只缺少了一个防氏,于大会无碍。不等了,现在开会。”
却说这个防氏,本是一个巨人部族部落。族人身三丈三尺,只生得龙首、牛耳,相貌凶恶,生性桀骜不驯。
防氏的部落住在封山之阳,国内尽是湖泗渚,港汊纵横迷离,汀渚星罗棋布。湖荡四周满了芦苇。
平日里防氏就仗着身高人大,地处湖泗,而不把华夏放在眼里,也不朝拜,也不进贡。这次接到朝廷在涂山召开大会的通知后,早就打定了主意,要给朝廷和大禹一个眼色看看,所以故意迟到。好让朝廷和天下诸侯都知道,大人国的防氏不是好惹的。也挫一挫大禹的威,让他今后不敢小觑防国,所以这才故意迟到。
大会第一天的议程是:由伯益宣布朝廷将华夏大地划成分成九州,即豫州、冀州、青州、兖州、雍州徐州、扬州、荆州和梁州的决定。
随后宣布了以帝都夏邑为中心,由近及远划定的“五服”。即甸服、侯服、绥服、要服和荒服。
第三项,颁布天历法“大夏历”。规定一年为十二个月。每个月从月圆到月亏为二十八天。每个月里要有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二个节气。如果哪个月中只有一个节气,那么这个月便称作“润月”。有润月的年份为十三个月。
这样,每三年之中便有一个润年,五年二润,十九年七润。
并规定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岁首,十二月三十为岁尾。每天的寅时为新一天的开始。
这个大夏历的历法,是以月亮的圆缺周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禹治水演义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四章 会稽山诸侯大会怒斩防风氏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3/33320/115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