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其余人相比,攀登立陡奇险的华山就显得有些吃力了。别看两个人搞勘测做计算都是天下的奇才,善思考,反应快。可是这两个人却又恰恰是几位小兄弟里边武功最差劲的。既没有内力,也没有外力。更谈不上有多深的功夫。多亏这些年来跟随大禹治水,餐露宿,栉沐雨,爬山涉水,练出了一身肌肉,练就了一身本领。可是到底比不过前头那三个一身“童子功”的兄弟。被他们甩在了最后边。天将中的孔律和大彰,不时地拉他们一把,扶一下,或者干脆携起来跃过山涧峡谷和无处着脚的悬崖。
刚一开始登山的时候,几个小兄弟有说有笑,一边爬山,一边斗嘴。
见神农仔走在了最前面,伯益冲他说道:“神农仔登得那么快,是到山上抢媳妇去呀?”
神农仔答道:“是你自己想媳妇了吧!我是神仙,不娶媳妇。”
伯益又问道:“那你登得那么快干什么呀?”
神农仔说道:“西王母在山顶上摆了蟠桃宴,等着我吃呢!你上去晚了可全被我吃光了呀。”
九章插嘴说道:“神农仔、小愚、伯益你们三个留点劲,往上还有更陡的山要爬呢,先把劲使完了,到后来可上去了。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了。”
勾股说道:“我目测了一下,眼下我们爬的地方坡度是六十度。而前边的‘千尺幢’坡度是将近九十度,几乎垂直。弟兄们都先攒点劲到‘千尺幢’再使吧。”
大家一边说着,一边爬着,经过了五里关、莎萝坪,一直来到了回心石。神农仔指着回心石说道:“这就是回心石,九章和勾股如果不敢再往上爬的话,干脆就从这里往回走吧。九章和勾股回敬道:“你要是想回去的话就自己回去,我们两个可不陪你。”
胆子小的人,功夫浅的人到了回心石就再也不敢向上登了。因为前边就是绝壁“千尺幢”了。没有几个好汉能够登得上去。因此只好回心转意,打道回府了。
“千尺幢”是嵌在一面峭壁上的裂缝,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,似路非路,似崖非崖,俯视脚下如临深渊,仰望头顶,一线天开,有如井口。被称为太华咽喉。如果将上方的“井口“盖住,上山的道路便被堵死了。真是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只有猿猱才能攀缘通过。如果是身上没有功夫的凡人,断难攀过。
刚一开始登山,几个小兄弟有说有笑,一边爬山,一边斗嘴,经五里关,过莎萝坪,一直到回心石,一直说个不停,笑个不停。可是到了千尺幢下面,却再也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了,一个个都闭上了嘴巴,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,手脚并用。谁不敢有丝毫大意,深恐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四员天将之中,除了良辰肩上驮着启儿,腾不出手来,其余三员天将都在一旁防护着几个小兄弟,随时扶这个一把,拉那个一把。终于都顺利地登上了千尺幢,一个个又笑逐颜开,说笑起来,斗起嘴来。
登上千尺幢,便到了百尺峡。
百尺峡,两旁岩壁高耸,在岩壁的高处夹着一块天生的巨石。人从悬石下边的小路穿过,战战兢兢,时刻担心着头上边的巨石跌落。真是令人惊心动魄。
过了百尺峡,便登上了华山的北峰,云台峰。北峰峭拔峻秀,虽然没有莲花峰、朝阳峰和落雁峰那样的高峻,但是却从北面拱卫,环侍着三峰。不过要观看黄河,最佳的地方还是东峰。
东峰也叫朝阳峰,拔地而起,峭壁高耸,直插云霄,东峰的脚下,便是波涛汹涌的万里黄河。
大禹率领众人陆续地都登上了东峰峰顶。放眼望去,只见滚滚奔流的黄河之水,从北边的天迹,自北向南一路咆哮着,排山倒海一般向华山湧来。流到了陵渡,又接纳了从关中大地上奔流过来的渭河之水。使黄河的水势变得更大。当洪水扑到华山脚下时,被高大的华山所阻,便激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禹治水演义 最新章节第九十六章 再登华山 览黄河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3/33320/97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