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会不安心的。”>
徐守中的话,曾葆华默默地听着。>
“再往西,就是云朔诸州,有大同、振武节度使。那里是河东屏障,也是本朝龙兴之地。只怕官家不舍得啊。”>
那确实,官家一堆的亲故旧部需要安置,让这些人出镇河东北部诸州,官家更放心。>
“那还能去哪里?”徐公亮的眉头皱了起来,“雍秦诸州,虽然有定难军暗通契丹之嫌,但现任凤翔节度使李从曮生性柔弱,畏惧朝廷威严。至此,关中诸州军保持着微妙的均衡之势,德威公求出镇那里的某一州,就看官家是不是想动谁了?”>
“定难军现在还算恭顺。蜀地嘛,根据最新传来的消息,安重诲任命的西川监军,客省使李严被西川节度使孟公给斩了。官家闻知后,不仅不追究,还遣客省使李仁矩将孟公被扣留在凤翔的家属送到成都,以示恩德。”>
徐公亮双手笼在袖子里,坐在椅子上的身子在微微地前后晃动,眼睛闪着光说道。>
“现在看来,能落子的点就在定难军。他李氏兄弟再恭顺,也有法子让他们变得不恭顺。只是时间来不及了,要是有办法拖延半年就好了。”>
徐公亮还是那个样子,一副运筹帷幄,要算定天下的今日诸葛亮模样。>
他老豆徐守中对儿子这副样子有些看不下去,咳嗽了一声,终于将他从如何让定难军今日是大唐的忠臣,明日便成了契丹走狗的盘算中拉了回来。>
“此事不急,需徐徐图之。当务之急,就是让德威公接受官家敕授诏书。身份明确了,边镇便哪里都能去,江淮、青莱,皆可去的。”>
“徐先生/父亲大人说得极是!”曾葆华和徐公亮拱手道。>
徐公亮送曾葆华出门时,握着他的说道。>
“茂明,千言万语啊。”>
“仲明,我知道,等个机会我们好好聊个痛快!”>
接下来是到王又山府上。>
“师傅,徒儿见礼了!”>
“哈哈,你小子厉害啊。搏杀皮室军,只身陷蒲州,现在也是指挥使了,跟为师平起平坐了。”王又山打着哈哈说道。>
“师傅笑话我了,我这指挥使,万不敢跟师傅的指挥使比。”曾葆华连连摆手道。>
不是曾葆华谦虚,而是事实如此。>
王又山的正式官职是控鹤军左军指挥使,掌管着官家精锐的侍卫亲军之一,还加了密州刺史的官阶。这样的指挥使,全天下也不过二十来个。>
而曾葆华这个捧圣军指挥使就只能说他是属于禁军系统的军官,没有加刺史、团练使、防御使之类的官阶,就跟参谋不带长,放屁都不响一个意思。>
燕山军这个军号,跟神威、神捷、广捷、拱宸、长剑、金枪等杂号军一样,或是收编前朝残军,或是官家兴之所至赐下的,人数从数百到数千都不等。今天在,明天不一定有。跟常公手里的杂牌部队一样,朝不保夕的。>
王又山仰首哈哈大笑。看到自己的徒儿名扬河东,尤其是一杆铁枪,威猛不在当年贤明公之下,他自然是老怀甚慰。>
“来,见过我的好友潘公,你也可以叫声师叔。”>
“师侄见过潘师叔。”>
这位是潘籍的老爹,师傅的好友,曾葆华恭敬地拱手道。>
“潘公原为衍州团练使,而今奉诏移驻耀州,这次是来面圣述职的。”>
曾葆华刚混入当朝体制时,也被节度使、团练使、防御使、观察使、刺史之类的官职搞得晕头转向,后来经过虚心请教,潜心总结,终于搞得明明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承唐启明 最新章节第六十三章 寺楼钟鼓催昏晓(二)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31/331217/64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