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家主公自诩官家左膀右臂,佐命之臣,更是以天下为己任,对内为治理江山社稷出谋划策;对外为遏抑藩镇势力穷尽智思。他特设端明殿,招纳名土冯道与赵凤,专门给官家讲述治国安邦之经略。又时常劝解官家,忍杀宽仁。>
前些日子,马牧军使田令方所养的军马瘦弱,而且死了不少,有司查出来,论罪应处斩。自家主公劝官家:“使天下闻以马故,杀一军使,是谓贵畜而贱人。”>
官家觉得非常有道理,就将田令方赦免了。>
正是因为主公的努力,这一年多朝政清明,百姓能够安居乐业,还有人称颂为“小康之局”。>
但顾惜文也清楚,自家主公因功获宠,成为权倾天下的重臣后,也使他滋生了专横跋扈、恣意妄行的作风。>
比如说有一回主公外出,路经御史台门口,殿直马延无意冒犯,他当即拔剑将马延斩杀于御史台门口。还有这次,不知受什么人撺掇,居然借着官家裁汰内侍中官的机会,密令军镇劫杀。一是立威,二是为了那几十车丰厚财货。>
实在是太肆意妄为了!>
现在简在帝心还倒罢了,万一官家宠信不再,这些都是抄家灭门的罪证啊!>
想到这里,顾惜文忍不住后背冒出冷汗来。>
“惜文,你说会不会是冯可道他们一伙人,在背地里给这厮出谋划策,给本官好看?这些读书人,心眼太多了,难堪大用!”>
顾惜文有些尴尬,主公,我也是读书人,乾化二年明经登科,再正经不过的读书人啊。但是细细一想,觉得主公说得很有道理。>
曾葆华才十八岁,又是以勇武著名,怎么会这么多心眼?肯定有高人在背后指点。于是顾惜文迟疑地说道:“明公,这个曾葆华,该不会是那边推出来做试探的棋子?”>
安重诲赞同地点了点头,不悦道:“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!”>
他自诩是冯道等文臣的恩人,现在被人在背后搞小动作,当然不爽了。>
顾惜文却在心里暗暗苦笑。我的主公啊,这些文官是你引荐的没错。可人家入朝做官,所图的不就是权势吗?你老人家大权独揽,只给人家剩下些边边角角,怎么甘心吗?>
这话不好说出来,顾惜文连忙转移话题,“明公,听说这曾葆华跟河中镇李节帅关系密切,得其救命举荐之恩。”>
李从珂一直为安重诲所忌,他听顾惜文这么一提,想起自己上回唆使杨彦温闭门拒纳,原本暗算李从珂的一招妙棋,结果被曾葆华这小子给坏了事。>
“李二十三,曾葆华,这倒是个后患。”>
看到安重诲动了杀心,顾惜文连忙出口相劝:“明公,任公那边似乎要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,不得不防。”>
顾惜文说的任公,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兼判三司任圜,安重诲目前最大的政敌。刚才他出言相劝,不是对曾葆华有什么好感,而是自家主公的政敌有点多,要分清主次轻重。>
“任老贼...”听说任圜也淌了这趟浑水,安重诲有些紧张了。>
任圜也是李嗣源的弘股之臣,选辟才俊,抑绝侥幸,在朝中颇得孚望。又主掌朝中财赋,公私给足,天下便之。官家对其也是极为倚重。>
“明公,年末冯公、崔公(崔协)被拜为宰执,是你全力举荐上去的。此前为这阁相人选,任公与主公、郑公(珏)、孔公(循)争论不休,孔公甚至为此在中兴殿廊下大骂任公,‘天下事一则任圜,二则任圜,圜乃何人!’。听说这话传到官家耳中,沉默不语许久。”>
顾惜文的话刚落音,安重诲眼睛一亮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承唐启明 最新章节第六十六章 春晚连江风雨来(一)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31/331217/67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