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个消息和心思灵通的大臣,也立即明白了过来,不禁在心里叹上一句,昨晚的事看来还真不小,咱们等了一早上,陛下可算说到正题了。>
郎中令先站了出来,沉声道:“陛下,臣以为说这话的人其心可诛,其人亦可诛。”>
有谏议大夫立即附和道:“不错,臣也认为说这话的人用心不良,陛下贵为天子,岂能和百姓相提并论?尤其那句‘水可载舟亦可覆舟’的话,这分明是灭了我大秦的威严,企图煽动百姓反叛!这样的人,留不得。”>
“臣附议!”>
“这人当夷九族!”>
……>
朝堂之上,一时间群情激昂,纷纷要求处死说这话的人。>
当然了,也不乏心系百姓的官员,站在百姓的角度去看这句话,于是就顺带着帮许青梧说了两句好话,只是说完就被谏议大夫等人,骂了个狗血淋头。>
子婴忍不住一挑眉,心想:“朕略施小计,便让你们这群收了吕家好处的人,主动跳了出来。”>
他转而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冯去疾和陈平,问道:“两位丞相怎么看?”>
冯去疾见陈平不说话,只好开口道:“老臣年迈,这种机辩巧舌之事,脑子已跟不上趟了,望陛下恕罪,呵呵……左丞相正值壮年,他脑子活泛,这种事正适合他。”>
陈平瞥他一眼,心里不由骂道:“老狐狸,大家都心知肚明,眼下是在说吕家和青梧的事,而青梧是我弟弟,你他娘自己缩在后面也就罢了,怎地还将我推到前头。”>
他见子婴望着他,知道推诿不过了,只好说道:“呃……臣以为,这话得怎么看了。”>
子婴“嗯”了一声,等着下文。>
那些支持吕家的大臣们顿时安静下来,都望向了陈平。>
陈平说:“这话乍一听确实大逆不道,可若换个角度想,也不是没有道理。唔……我觉得,觉得……可能是这话应该还有前半句,大抵上是对着后半句作约束的一个前提。”>
其实陈平想的没错,水可载舟亦可覆舟,前提可不是“君权神授”这四字。>
先确立了皇帝神圣且不可动摇的地位,然后再谈皇帝与百姓的关系,如此以来便显得没那么突兀。奈何系统研究天人关系,且明确提出这一命题的董仲舒,那可是后世之人了。自殷商时期,君王虽有受命于天自称天子的思想,可是一来这种统治思想还只是处于雏形阶段,二来大秦自统一之后,焚百家学问,大抵上用严苛的律法治国,并没多么注重从思想上进行奴化,所以这时的人说不准确,也在情理之中。>
陈平磕磕绊绊地说完。>
不少人皱起了眉头,不知道陈平在说什么,只当他碍于同许青梧的关系,眼下和起了稀泥。>
子婴听得云里雾里,再让陈平往细了说。>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>
陈平憋了许久,只来了句:“陛下贵为为天子,这是上天注定的事,区区凡人怎么能撼动天意?不过,陛下如此辛苦地照顾百姓,我大秦自然也会得天庇佑,呃……臣能想到的也就这些了。陛下不妨将说这话的人唤至身前,看他如何说,我想他说这话总该有个理由。”>
在他看来,解铃还须系铃人,这事最好还是提许青梧求个解释,或者圆话的机会最好。>
子婴笑了笑。>
正当群臣翘首以盼结果时,他却起身退朝了。>
陈平见状不由松了口气。>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>
据大夫检查,许青梧主要是流血过多,身上那几处伤口都不打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我给大秦供军火 最新章节第140章 扯淡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31/331536/140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