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>
...>
...>
先前族长来晋陵找谢太守之事,赵长吏作为跟随了谢太守几十年的心腹,自然是知道的,萧氏重回士族之列,不出意外,就在年底。>
由此,赵长吏不免联想到,一旦萧氏回归士族,想以萧钦之之才,定然会在北人团体中,得到重视,将来飞黄腾达,指日可待,如此提前结个善缘,也是极好的。>
“三月太湖雅集,当时钦之生病,未能参加,唔当时多有惋惜,然现在看来,倒不失为一桩幸事。”>
萧钦之一听就明白了,言道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,这场病来的及时,却也来的妙,是小子运气好罢了。”>
赵长吏惬意的饮着茶,心里寻思道:“萧钦之小小年纪,说话严丝合缝,分寸得当,且暗含深意,寻常士族高门子弟远不及,不若再指点一番,结个大善缘。”>
对着茶侍道:“萧郎君远道而来,且先上几道拿手好菜,一壶酒。”>
茶侍点头退下。>
赵长吏又道:“钦之此次而来,可谓恰到好处,再迟几日,怕是就见不到太守了。”>
萧钦之道:“本欲去吴郡徐博士门下求学,路过晋陵,遥想太守多有照拂,三月赠手书字帖,此乃大恩大德,故先来拜见。”>
“徐藻徐博士,学识渊博,倒是求学的好去处,然其门下多吴地翘楚,钦之当小心才是,清谈交流即可,大可不必起争执。”>
“小子悉听教诲,来时家中长辈,也亦如赵长吏一般嘱咐过,然树欲静而风不止,就怕有些麻烦会找上门来,三月无锡行,小子莽撞,无意得罪了华氏与程氏,此番去吴地,不免多有担忧。然常言道: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,方才显我辈之义气,若是届时麻烦寻上门,小子自是不惧,定不会辱了我北人颜面。”>
说到此处,萧钦之话题一转,接着道:“赵长吏也知,小子得罪了程氏,略有担忧,谢太守升迁,按理说,乃是程郡丞接任,想来程郡丞自是大人有大量,不屑于小辈嬉闹,但就怕其族长子弟年幼,借势欺人,如此真是一件麻烦事了。”>
赵长吏意味深长的说道:“钦之所言不虚,唔与程郡丞共事多年,其高风亮节,自是不会在意你们小辈嬉闹,即便是接任了太守之职,想来也会约束族中子弟,不可仗势欺人,钦之过忧了。”>
萧钦之心里不禁长吁一口气,赵长吏虽未明说,却是已经在话里言明了,太守之职位,不是程郡丞接任。>
聪明人往往点到即止,此谓之“智慧”,萧钦之回之一笑,暗含谢意。>
酒楼的菜,陆续在上,赵长吏与萧钦之就着一壶淡酒,一边食用晚餐,一边谈笑风声,至半途,忽有浊吏来报,戴县令到了郡衙。>
赵长吏命浊吏人引戴县令前来酒楼,又命酒楼撤去了小菜与酒,重新准备一桌,然萧钦之心里却是明悟了,戴县令即是胖老八的舅舅,其是武进县令,在这个时候来晋陵,怕是在走赵长吏的门路。>
赵长吏是谢太守之心腹,既然谢太守继任谢尚之职,水涨船高,赵长吏自然也会随谢太守一道升迁,那么晋陵郡的长吏一职,自然就落了空。>
在等待戴县令前来之时,赵长吏点拨道:“毗邻县吏萧辖乃是你三叔,唔听闻其任职期间,一直兢兢业业,有目共睹。近几年,郡府本欲调任你三叔回武进,离家近些,然一直未找到接替你三叔之职位人选,故一直拖拉至今日,说来也是惭愧,唔马上要迁往他处,更是有心无力,唉——”>
萧钦之哪里还不明白,赵长吏这是在提示戴县令升迁后,武进县令职位自然就空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东晋之寒门崛起 最新章节082、赵长吏指点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56/356373/81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