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中大疑,再上前一步,干脆登上了龙座前的台阶,冲着珠帘内道:“请皇后升起帘子,臣要亲睹龙颜!”>
李皇后正要发话,却听得新帝赵恒已经开口:“升起帘子,朕要让吕相放心!”>
李皇后慌忙站起避开。但见帘子缓缓升起,坐在帘后之人,正是昨日的东宫太子、开封府尹,今日的当今天子赵恒。>
吕端仔仔细细地审视完全后,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,退下台阶,率群臣跪倒,三呼万岁!>
吕端之举止,若在往常,自然是极为失礼,但在昨夜这惊天骇地的变故之后,却是极难得的赤忠之行。>
新帝赵恒听着阶下山呼万岁之声,长长地出了一口气,终于露出了微笑。>
公元997年,大宋至道三年三月,宋朝的第二个皇帝赵炅,驾崩于万岁殿,终年五十九,庙号皇帝。皇帝原名赵匡义,又名赵光义,继位后改名赵炅,在位共二十二年。继位后承宋太祖遗志,灭南唐、吴越、北汉等割据国,终一统天下。死后葬永熙陵。>
史称:帝沈谋英断,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。既即大位,陈洪进、钱俶相继纳土。未几,取太原,伐契丹,继有交州、西夏之役。干戈不息,天灾方行,俘馘日至,而民不知兵;水旱螟蝗,殆遍天下,而民不思乱。其故何也?帝以慈俭为宝,服浣濯之衣,毁奇巧之器,却女乐之献,悟畋游之非。绝远物,抑符瑞,闵农事,考治功。讲学以求多闻,不罪狂悖以劝谏士,哀矜恻怛,勤以自励,日晏忘食。至于欲自焚以答天谴,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,卒有五兵不试、禾稼荐登之效。是以青、齐耆耋之叟,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,接踵而至。君子曰:“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”帝之谓乎?故帝之功德,炳焕史牒,号称贤君。>
皇帝遗令皇太子赵恒灵前继位,史称宋真宗。>
公元997年,大宋至道三年三月,宋朝的第二个皇帝赵炅,驾崩于万岁殿,终年五十九,庙号太宗。宋太宗原名赵匡义,又名赵光义,继位后改名赵炅,继位后承宋太祖遗志,灭南唐、吴越、北汉等割据国,终一统天下。宋太宗在位共二十二年,改元五次,为太平兴国、雍熙、端拱、淳化、至道。>
宋太宗遗令三十一岁的皇太子赵恒灵前继位,至万岁殿登殿,大赦天下,定次年元旦改元咸平元年。>
新帝赵恒,本为太宗第三子,初名德昌,太平兴国八年,授检校太保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封韩王,改名元休;端拱元年,封襄王,改名元侃;淳化五年九月,进封寿王,加检校太傅、开封尹;至道元年八月,立为皇太子,改今名,庙号真宗。>
新帝虽然已经登基,却还仍在孝中,按例制,天子守孝以月为日,却也得守制一月多。整个皇宫之中,皆是白茫茫地一片银山,新帝在灵殿中守哀不已。直至守孝期满,方才正式坐朝颁旨,进行册封论功过。>
真宗赵恒继位后,即下了一连串的旨意:进封四弟越王赵元份为雍王;五弟吴王赵元杰为兖王;六弟徐国公赵元偓为彭城郡王;七弟泾国公赵元偁为安定郡王;八弟赵元俨出宫开府,封为曹国公。>
同时,追封已故的三皇叔涪陵公赵廷美为秦王;追赠太祖长子魏王赵德昭为太傅;太祖次子岐王赵德芳为太保。另封太祖之孙侄赵惟吉为武信军节度使。加授同平章事吕端为右仆射,李沆、李至并参知政事。>
另封册太子妃郭氏为皇后,封嫡母李皇后为皇太后,又追赠生母李贤妃进尊号为元德皇太后。>
葬大行皇帝于永熙陵,下旨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。>
新皇登基后依着旧例,先皇后自然已经升为太后,便当迁出正宫寿成殿,迁入历代太后所居的上阳宫中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天圣令(合集) 最新章节第18章 新君登基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74/374203/43_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