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以待寇准回来似的。”>
刘娥点了点头:“若是让王钦若插入,来对王旦有所牵制,亦是不错。可是……”她犹豫了一下,道:“王钦若显然是要君,古往今来有多少臣子,巧立名目多生事端,或修土木工程、或做祈福祭天、或借神道之言,为名义上为国为君,其实是利用这个事端,借天子国家之名,将普天下的官职钱财任意调遣,变为自己的权势,此等事不可不防啊!”>
赵恒点了点头,若有所思:“小娥这番话,当真把古往今来臣子们努力施政措新的心思都说得透了。只是说得透了又如何?臣子们努力想法子以便要君挟权,为君王则亦可以利用他们这份心思,从容制衡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要推行一件事,也必得容易做这件事的人从中得到好处。否则的话,只怕无利之事,后续无力。水至清则无鱼,臣子们也是人,不是圣人,倘若一个人无欲无求,倒是可怕了。为君则不怕臣子们有权欲名欲利欲,知道他们的欲望在何处,方可为我所用。”他长叹了一声:“封禅之事,虽然是王钦若之议,却的确是当下应该行的事了。正如王钦若所言,一可以安定天下百姓之心,二可以镇服四夷天命所归,三则朕要他们看明白,大宋立国至今,已经不是五代十国的时候了。朕看他们是选择继续抱紧过去的力量,还是臣服于当下的天命。”>
刘娥知道他心中所思,赵恒是开国以来第三个皇帝,太祖太宗有开国之功,他身为天子,自不甘心毫无建树。自登基以来,勤政不息,亲自巡查边关,亲征澶州,大开科举,大举裁官,兴修水利农田等,如今积累到一定的程度,也应该是给天下一个盛世已经到来的交待了。更何况契丹虽订盟约、夏州虽然来归,但都是暗伏野心,蠢蠢欲动,但辽夏均十分相信神道,封禅之举也是展示国力,借神道之力以镇服四夷。同时,天子的权威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。>
她低头暗忖了一下,如今朝堂之上,北官力量太大,这于建国之初虽然有用,但到如今却于国有碍。连赵恒上次提出的立后之议,也被驳了回来。王钦若举动背后的深意,她看出来了,而赵恒也看出来了。但是既然赵恒有意推行,对于她来说,亦未曾不是一件顺水推舟的好事。想到这里,转而笑道:“官家说得有理,是臣妾多虑了。”>
赵恒点了点头道:“不,小娥,你一句‘要君’之言也的确是提醒了朕,不过朕还有第四点,”他缓缓地道:“朕也是希望,朕的这番诚意,希望让上天真的能够再赐给你我一个新的孩子。”>
刘娥心一沉,微微别过了头去。>
景德五年正月,皇城司上奏,说是城门守卫看见左承天门南鸱尾上,有一道长约二丈的黄帛吊在那里,不知道是什么征兆,特来上报。>
此时赵恒在朝元殿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臣的朝贺,听说了此事,连忙派周怀政前去取来一看,这边对文武百官说:“去年冬天十一月间,庚寅日夜半,朕方就寝,忽然只觉得宫室中光华灿烂,见一仙人着星冠绛衣,来对朕说:‘来月宜就正殿建黄箓道场一月,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。’说完就不见了,朕正疑惑着,因此十二月间在朝元殿建设道场一月,但是此事大是非同寻常,因怕引起疑惑,所以不曾对人明言。如今城门上见帛书,难道真有天书下降这种事不成?”>
王钦若当即出奏道:“陛下至诚格天,应该上邀天眷。”>
赵恒含笑点头,过了一刻,见周怀政已经回来,跪奏道:“奴才去了承天门外,果然见有帛书挂在空中,约长二丈许,卷成一卷封住,奴才远远看着,那封口像是隐隐有字。”>
赵恒故意道:“这莫非天书不成?”>
此时知情的大臣们忙着上前添油加醋地道贺,不知情的大臣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天圣令(合集) 最新章节第25章 天书封禅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74/374203/74_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