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唱曲的,全靠这个吸引人呢,有名气一点儿,可吃香了。”>
旁边一个闲汉正听着他们说话,插话道:“官人说得是呢,通常说变文的都是和尚老妇,偏这刘小娘子年轻美貌,尤其是一手好鼗鼓,虽然来了不久,但捧她场的是极多的,都快赶上段七娘了。尤其今日又是十一……”>
元休好奇地问:“十一又怎么了?”>
那闲汉道:“刘小娘子虽然是新人,但却是花样最多的。上一次说唱完了,为着捧场的人太多,居然将她头上戴的银饰摘下来酬谢来捧场的嘉宾。那些首饰花样很是别致,倒是别的店铺中少见的,更难得是刘小娘子头上刚刚摘下来的。为买这些银饰,上次抢拍出了极高的价,所以这次据说还有,自然大家都要来等着了。”>
元休闻言顿时感兴趣起来,就叫着:“去,去。”>
当下众人就三三两两地买了门票进场,不远不近地围着元休形成一个包围圈。>
元休挤到前面,此时说书正要开始,就听得一声鼗鼓轻响,银铃轻扬,立刻将所有人的眼光都吸引到台上去了。>
却见一个白衣少女随着鼗鼓银铃的乐声飞旋而出,然后立于场中,元休只觉得眼前一亮,似今天所有的光亮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了。>
钱惟演冷眼旁观,见这少女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,目光灵动,举止活泼。只见她戴了一条银链子的抹额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更映得她的脸有一种炫目的美丽,一对银耳环顾盼生姿,手中的银铃随着她鼗鼓的舞动而发出清脆的乐声。>
但听她说书,也不过就是些旧词俗曲,只在她的口中清清脆脆地说出来,便觉得说不出的好听,更兼她聪明伶俐,关节处时而紧张,时而舒缓,更兼连说带唱,虽然这些故事人人知道,却也不觉随着她说唱而不由得陷于情节中再度或喜或悲。>
这日说的正是唐初白猿传的故事,钱惟演便低声同元休说这故事,却是前朝名将欧阳纥被白猿盗妻生子的传奇。这是面上的故事,若论背后则是因着欧阳纥之子欧阳询长相丑陋,便被官场对头找了人攻击他长相似猿,编派出故事来。虽是起因荒唐,然而故事生动,竟在民间流传。>
正说到欧阳纥入白猿洞府寻妻,诸般曲折之时,众人听得如痴如醉,那白衣少女铃鼓一摇,说书曳然而止。>
白衣少女退后一步,轻施一礼,退在一边,将身上的首饰摘下来,放在旁边侍女捧着的托盘里。就见那侍女捧着饰物上前笑道:“刘小娘子答谢各位客官连日来的捧场,故将自己贴身的三件饰物赠与客官。只是客官人多,却不好一一照应,只能看哪位客官最有诚意了。”>
立刻台下哄然大叫大笑起来,显见已经不是第一回了。>
钱惟演笑道:“好巧舌的小姑娘,分明是高价推销这几件银饰来捞钱,却说是赠送嘉宾,不说价高者得,却说成是最能表示诚意。”>
元休却是不悦起来:“女儿家的贴身饰物,怎好落在这些伧夫走卒手中,岂不是玷污了佳人。”>
钱惟演一惊,忙拉了他,低声道:“这瓦肆是三教九流之地,多有市井无赖,三郎白龙鱼服,不可生事。况这瓦肆之人,只不过以此作为揽财之借口,哪里又会是她什么贴身之物了。”>
元休待要解释:“我觉得她秀丽可人,决不会是……”>
还未说完,就听得周围四处喊价之声已经是一浪高过一浪:“我出一贯。”>
“两贯。”>
“三贯。”>
“五贯——”>
就听得那侍女问了三声:“可有比五贯高的?”>
就见无人再喊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天圣令(合集) 最新章节第7章 鼗鼓佳人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74/374203/7_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