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尚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落难情缘 > 842章 禅文化(3/4)

842章 禅文化(3/4)

上一页落难情缘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有办法使污染的河水重新变得洁净呢。

张柬之疑惑地望着释如禅师,不置可否地:“能否?”

释如禅师肯定地:“能!”

张柬之问:“用什么方法?”

释如禅师答道:“只要方法得当。这方法之一,便是佛教的禅宗文化,一种使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变得宁静和谐的中国传统智慧。

接着,释如禅师对禅宗文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——

六祖惠能,其禅学思想精华是启迪智慧,净化人心。禅学的豁达是通向内心和人际和谐的坦途。

禅学是这样一种“大道”,它教导每一个人:世界便是我,我便是世界,世界美好我也美好,世界痛苦我也痛苦,人人都应该宁静地生活,自自然然地生活,如鱼在清水里,如云在蓝天上,如花盛开在阳春三月,如雪飘落在寒冬,顺乎自然、宁静地生活,与天空、与大地、与人、与动物、与静物和谐相处,和谐得如同鱼与水、云与天。

如果人人心如明镜般通透,如湖水般平和,如高山般安详,那么,上面所说的战乱、困扰唐朝历代帝皇的皇位之争,宫廷政变之类的祸国引发的战乱等事,也就会被不知不觉地消除于每一个尚未萌发根芽的初始状态之中了。

释如禅师这一番分析,直听得张柬之连连点头称是。“历代朝中权力竞争激烈,文武大臣的幻想执着也很强烈,如何能做到和谐相处?”

释如禅师见张柬之提出这么一个千古难题,双手合十,连说“善哉,善哉!施主说的是大话题,恕贫僧才疏见识少,不能直剖要义。”

张柬之道:“此乃涉及心念所思所想之事。说易容易,说难亦难也……”

释如禅师经张柬之如此一点,脑子里豁然一亮,兴奋地说:“对!施主说得对!此乃人心一念之间,就可以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、两种天地啊!”释如禅师说到这里,意味深长地举了一例子:

早些年,有一位才华出众的乡间青年,由于他自尊心很强,性格内向,几次乡试都中不了秀才,因此,难以避免遭人议论,说他才疏学浅,烂泥扶不上墙,等等。于是他抑郁、悲愤、消沉颓废。为消愁解闷,他只身外出游览了几处名山大川。但游客们的谈笑风生没能激发他的兴致,反而更令他落寞感叹;青山绿水,在他的眼里全无灵气与生机。他万念俱灰,决定最后去一座偶尔听知却不大出名的大山,不是为了观赏,只为选择一个不为亲朋所知的地方结束生命。

当他到达那座山时,他惊呆了:光秃秃的山,只有一座简朴的古寺,哪有风光!却见游人如织,一律虔诚地顶礼膜拜。他从未到过佛门,觉得这些人的行为不可思议,便好奇地问他们为何来此山。尽管答说不一,但都表达了善良而美好的愿望。他既震惊又疑惑:人人都有希望,我却万念俱灰……我应该怎么办?

后来,他无意中在那座古寺看到一本《六祖坛经》,于是,身不由己地翻开看了一遍。出乎他的意料,他竟然从中幡然顿悟,毅然重新回到私塾,投入到认真学习功课之中。他说:“是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使我明白“看破、放下、自在”的禅机妙理,助我越过满目苍凉,转入了一片充满生机的新天地!”。

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表达了诗人在国破亲离中的悲怆。因为感时伤世,所以诗人因情生境,看到花也觉得“溅泪”,听到鸟鸣也觉得惊心。从心理生发机制上说,这和上例那位乡间青年因万念俱灰而满目苍凉是一致的。

众生因妄想执着,为种种境所迷,心为追逐而流转。因贪、瞋、痴不断,就有喜、怒、哀、乐,迷时境转人,悟时人转境,境由心生和因境生情,都说明了人心的难以调治。

禅文化则正是疗救人心的一剂良方。有的人“一叶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落难情缘 最新章节842章 禅文化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403/403770/564_3.html
上一页落难情缘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