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刚经》,其实佛法建立在三世因果,修了半天以为往生了,其实还落到欲界天,也可能人身再来。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,都是讲修道的。
迦楼罗是大鹏金翅鸟,以龙为食物,被佛度了就戒它不许再食龙,甚至在庙子里,到了中午会将供佛的食物挑些出来,盛入盘子念个咒子,拿到外面去供迦楼罗。这些你当作是神话故事也可以,但有一点是确实的,我们的地球世界乃至天人,一切生命为了生存,都会伤害别的生命。从这个观点来看,都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。
紧那罗是非人,有时有时不。中国云贵黔山区传说的山魈,就是这一类,留在地上的脚印足跟朝前,足趾向后,看起来好像是倒退着走路的,他们偶尔会与人类接触,男的很丑,女的很漂亮,都能歌善舞。摩睺罗伽则是大蟒神。
“诸比丘比丘尼,优婆塞优婆夷,俱来会坐。”这是参加法会佛在人世的弟子们,比丘的原义是乞士,上乞法于佛,下乞食于人。和尚是大师,人天之师之一,是种尊称,一个庙子只有住持大方丈才可称是和尚,有如西藏人称活佛。比丘尼是女性出家人,尼是女的意思,后来尊称出家的女尼为阿姑,因此连起来就称尼姑。原来是尊称,到现在称人和尚或尼姑反而有贬意。优婆塞是男居士,优婆夷是女居士,是在家学佛的人。
“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,恭敬围绕,而为说法。譬如须弥山王,显于大海”,接到上文介绍了来参加这次法会的诸佛、菩萨、天人、众人,这时,有无量、数不清的大众非常恭敬地围绕着佛,听他说法。经文描述的手法极高明,形容佛站在无量大众之中,像是最高的须弥大山耸立于大海之中,这是个何其庄严壮观的场面呀!想象一下一个道德学问受万人景仰的人,走到哪里都受众人拥戴,并不是神话的场面。所谓的名人可能也做得到,但是包围名人的大众是受狂热欲望所驱使的。
“安处众宝师子之座,蔽于一切诸来大众”。佛被大众供奉到为他而设的宝座,安详地坐下。这座位是用一切宝物来做成的,只有足以为人天师表的大师才够资格坐,所以叫师子座。这里文字用“蔽”形容佛上了座,他的威德庄严光芒像棵大树般,遮蔽了一切到来的大众。
尔时毗耶离城,有长者子,名曰宝积,与五百长者子,俱持七宝盖,来诣佛所,头面礼足,各以其盖,共供养佛。“毗耶离城是当时中印度的名都。称长者是年高德劭,学问道德有所成就之人,长者子就是当地有高度文化教养家族的子弟,为首的长者子名叫宝积。宝积这名字在佛经印度文化中好几次出现,尤其是在《大宝积经》中是以他为主体,他提出了很多的重要问题来请佛开示。印度同春秋战国时期一样,是个分封诸侯的地方,有两三百个国家。毗耶离城是当时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,是用道德自治,维摩居士的地位在城中好比是一位最高的。这次他并没有到会,由宝积带领了五百世家大族的世子来到法会,每人拿着一个镶满七种珠宝的宝盖,是像雨伞一样的东西,晴天可遮阳,雨天可挡雨。中国秦汉之后的帝王出巡时,后面有执宝盖的,就是外头传来的。他们前来参拜佛,依印度礼俗向佛叩拜。头面礼足,就像我们今日拜佛,双手向上摊开接住佛的双足,头向下叩佛的脚面,这是最高的礼貌。礼拜之后,每人都将自己的宝盖献给佛,右绕而转。释如说,下面讲讲“佛的神力”:
“佛之威神,令诸宝盖合成一盖,徧覆三千大千世界。而此世界、广长之相,悉于中现”。要注意这一次法会讲学的开始,不是以出,而是以在,就是这五百个长者子。佛运用神通把五百个宝盖合拢为一个盖子,这盖子就升空了,盖住了整个虚空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这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前面已经解释过了,是一佛国土,是佛的威力所及。这个世界空间有多广大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落难情缘 最新章节846章 品《维摩诘经》(4)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403/403770/568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