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说:“六十二了。”
佛问:!你是几岁才看到恒河的水?“
王说:“记得是二岁时,母亲带我去拜祭时看到的。”
佛说:“你现在六十二岁,由小孩变成壮年,又变成老年,虽然你的外形转变那么大,且不管眼睛老花,但你看恒河的水,那个能看的,同二岁时能看的是不是一个?”
王说:“当然是一个。”
佛说:“能见之性没有因年龄而有差别,见性是常在的。”
所以,你现在能思想能记忆的心,这一念,它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的啊!要把握这个道理。
同样的事情,不同的说法,维摩居士问弥勒菩萨,你是一生受记吗?换句话说,你受记是下一生吗?
真的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吗?
过去现在未来,昨天今天明天,是人因为物理世界昼夜的不同,自己划分出来的。
你昨天知道肚子饿了吃饭,今天也知道,明天也知道,这个能知没有时间,没有前生后世,缘起缘空也。
大家现在活着觉得自己是生,实际上是假的,假有之生!
世间有偶然暂时的存在,纵然活到一百岁,这一百年从宇宙的观点来看,一弹指就过去了。
我们活了几十岁的人,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,好像就是昨天一样。
我们走路去某个远方,向前看觉得还有很远,等走过去了,再回头看,非常短,对不对?
人生就是这个道理,走过了几十年,回头一看,非常快,所以年轻人看前面,觉得前途茫茫,而老年人回头看却觉得很短嘛!
所以我们活着,不管是前看后看,一切皆空,都是偶然暂时的存在。
维摩居士这里讲“如生”、“如灭”,要特别注意,我们活着是好像活着,那个真我在哪里?你始终没有把握到,那么这一生就都是假的,不是你的。
那么死了是真死了吗?也不是的,因为如此。如生也如灭,如去也如来,所以叫如来,也就是自性。
如来这个翻译很妙,也可以说来如,好像来了,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。
释迦牟尼佛好像现在不在这个世界上,走了吗?没有,无所去,无所不在叫如来。
另外一个高明的翻译是真如,真如并不是有个真,好像真的,也没有假的。
再说张柬之坐在禅堂一角,一副闭目养神状,静心听着这个外来和尚——释如,滔滔不绝说了大半天《维摩诘经》,禁不住嘴角向上微微翘动了一下,心里话:“真个是,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!”
张柬之这一细微动作,恰好被一定看到了。只见一定禅师如炬的目光向张柬之巡梭了一下,把声音压到最低,悄悄地问“施主刚才在……?”
张柬之微睁双目,向着释如,“我是说,外来的和尚好念经。”
张柬之的话里蕴藏着的凛冽禅机,一定分明感受到了眼前的这位施主,学识、阅历等不在他和释如之下,敬佩地向张柬之点了点头。
一定禅师一口气说完禅宗文化的有用之所在后,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。须知道,上述他所说的禅宗文化,这可是他披沥十载的呕心沥血之作啊!他正待征询张柬之的意见,不料猛地听到门外一阵叫“好”声。
释如讲得正浓,竟然没有发现一定和张柬之刚才的举动,只见他晃头晃脑地,维摩居士接着说,当下即是,如没有生过。
如没有死。就是大家现在坐着,我讲,你听,如生如灭,前一句话过了已经没有了,空了。你说空了吗?再说,还有,你还是会听见。但是此中能听之性不生不灭,缘起性空。要在这个地方体会,那你可以学佛了,可以参禅了。
一切众生皆如此,众生还求什么了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落难情缘 最新章节859章品《维摩诘经》(17)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403/403770/581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