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态之后,陆续有官员紧跟着表态。>
他们能参加队伍,那就是想干一些实事,让太子苏蜀看中。>
真正人浮于事,得过且过的人,他们不会参与这些麻烦事之中。>
太子苏蜀看到这些官员的表现,他比较满意。>
陆元鹏这些身居高位的官员,只能拉近关系,很难培养成自己人。>
但随行的这些中层官员,他们却可以拉进自己的队伍之中。>
太子苏蜀让这些官员去准备,接下来考察汉中郡需要做的事情。>
他们停留汉中郡的时间只有一两天,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考察出真正的成果,那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。>
……>
太子苏蜀乘坐的专列,停靠在汉中火车站。>
汉中郡是帝国西部的中心,帝国最为重要的工业重镇之一。>
汉中作为父皇的龙兴之地,这里享受很多优惠的政策。>
这里的营商环境不浓,但作为帝国工业的发源地,依旧保留着科技为先的氛围。>
朝廷依靠汉中原先的工业基础,发展主要以官营企业投资,收益期非常长的重工业。>
汉中的重工业,向西辐射西域,向南辐射川渝,还顺着川缅铁路,辐射到缅甸和暹罗地区。>
帝国对于海外那些新领土,支持他们发展轻工业,绝不会支持他们发展重工业。>
轻工业可以促进商业环境的发展,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,有效提升当地百姓的幸福度。>
这非常有利于,当地百姓对于朝廷的向心力。>
轻工业强盛的地方,必然是一切都向钱看。>
不只无法提升当地的军力,反倒会腐蚀当地军队的作战能力。>
没有重工业支持的地方,他们的军队作战能力非常弱,轻轻用力就能镇压。>
重工业发达的地方,基本都是大厂居多,这些地方的工人素质都很强,他们还愿意服从命令。>
哪怕是没有地方军队支持,这些工人就是最好的军队。>
重工业还能以极高的效率,把工业实力转换成军队的战斗力。>
帝国对于重工业布局,一向都是非常慎重。>
哪怕是某些商人想要建立重工业企业,除了少数矿产石油加工业,大部分重工业都必须要建立在帝国的核心领土。>
帝国的四大重工业区,全部都位于帝国核心领土。>
东北和京津组成的环渤海重工业区,这是帝国最强大的重工业区。>
紧随其后的就是长三角重工业区和珠三角重工业区。>
这三大重工业区,都依托海运和陆运,辐射全国大部分地区。>
剩下的那个重工业区,就是汉中重工业区。>
他是唯一位于帝国西部的重工业区,支撑帝国西部工业的发展。>
汉中重工业区由于地理环境,他发展的最为缓慢。>
但汉中这里也有好的一面。>
这里的环境相对闭塞,消息不宜走漏,一直是帝国研究高端工业产品的试验地。>
藩属国为了发展自身的工业实力,他们无所不用其极。>
相关的工业技术,能买到就用钱买,买不到就偷就抢。>
藩属国工业实力快速进步,离不开他们这些下作的手段。>
帝国吃过一些亏之后,最顶尖的技术已经严格保密。>
太子苏蜀让陆元鹏去接待当地的官员。>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明末逐鹿天下 最新章节第1058章 考察地方(二)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406/406213/1059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