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锋汉起_第一百一十六章大乱之始(2/3)_网游小说_爱尚小说网
爱尚小说网 > 网游小说 > 扬锋汉起 > 第一百一十六章大乱之始(2/3)

第一百一十六章大乱之始(2/3)

上一页扬锋汉起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、细犊车用白布装饰。

经幡从皇城漫延至建康城四处,各寺派出高僧日夜诵经替孝武皇帝超度亡魂。

又有旨意下,一年之内禁婚嫁,百日不准作乐,四十九日内不准屠宰等等。

一连数日,杨安玄都住在太极殿外搭起的芦棚内,担任接引的职司,引导前来祭拜的臣子们出入。

九月二十三日,尚书左仆射,兼太子詹事、吏部尚书王珣上奏,“会稽王道子,谊兼勋戚,应进位太傅,领扬州牧,假黄钺”。

天子准奏,令会稽王在朝摄政,大小政事一律咨询。

杨安玄暗叹,司马曜死后,司马道子权位更重,声威益盛。

朝中大小官员个个谄笑奉承,恨不得趴在地上替司马道子扫掉地上的灰尘。

衮衮诸公,皆是趋炎附势之人,满朝文武,无不谀媚司马道子。

这几日看到王国宝时刻相伴在司马道子身侧,看样子重得会稽王的欢心。有一次王绪从杨安玄身旁经过,恶狠狠地瞧了他一眼,从鼻孔中冷哼一声,拂袖而去。

杨安玄心中暗凛,与太原王家结怨已深,南篱门外的暗杀已是不死不休之局。

在脑中回忆了一下王国宝与王绪的下场,心中冷笑,冢中枯骨离死不远矣,不过在两贼灭亡之前要保全好自己。

九月二十八日,平北将军、兖青二州刺史王恭从京口入京临丧,送孝武帝入隆平陵,王恭是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兄。

恰逢杨安玄当值,在前面引这位先皇国舅入西堂祭拜。王恭四旬年纪,面容儒雅,两眼通红,入堂跪拜,以手擂地,号哭出声。

杨安玄心知这位是王国宝的掘墓人,得寻机在他的心中留下印象,借其势抗衡王国宝。

痛哭多时,王恭止住哀声,以手扶地准备站起。

侍立在一旁的杨安玄抢前一步,伸手扶起王恭,轻声语道:“朝局不稳,将军身系时望,当为国保重。”

众目之下,杨安玄只能吐出一句话,然后松开王恭的手,退在一旁。

王恭扫了杨安玄一眼,转身出西堂前往太极殿。

太极殿,天子司马德宗居中而坐,依旧是如同泥雕木塑,木然地看着王恭跪拜行礼。

琅琊王司马德文替兄长道:“王刺史请起,一旁安坐。”

司马道子坐在天子的左下侧,看到王恭目光露出忌惮之色。王恭是孝武帝的亲信,当年为自亲待,时常劝己专掌朝政,结果被王恭告知孝武帝,袁悦之不久被便诛杀了。

如今孝武帝已死,自己初摄政,保持朝庭内外的和平相处犹为重要。司马道子和声道:“王刺史辛苦了,先帝突逝,国事多艰,还望王刺史辅佐新君,共克时艰。”

王恭正颜厉色地道:“这是臣的本份,自不用会稽王交待。大王摄政,重任在身,纵是周公、伊尹亦感吃力,愿大王采纳忠言,远离奸佞小人。”

说这话的时候,王恭的眼光直视着对面的中书令王国宝。

司马曜死后,王国宝转而又谀媚司马道子,司马道子被他迷惑,朝中诸事多与他商议。

孝武帝死得突然,没有立下遗诏,原本受天子重用的王珣、王雅等人没了辅政的实权,只得任由司马道子摆布。

王国宝又恨又惧,面皮轻轻地抽动,一语不发。

司马道子强笑道:“王刺史所言甚是,本王自当效仿周、伊二公,尽心尽力辅佐天子。朝中诸位大臣都是先皇留下的忠贞之士,众人会与本王一道齐心协力辅佐天子,守护宗庙社稷。”

王恭朝宝座上的司马德宗拱手道:“万岁,臣以为尚书左仆射王珣、右仆射谢琰、太子少傅王雅、太常孔安国皆是先皇遗给万岁的栋梁之材,万岁当下旨命这几人为辅政大臣,与会稽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扬锋汉起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六章大乱之始,网址:https://www.at55.net/406/406362/116_2.html 沙雕视频
上一页扬锋汉起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