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尚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福运医妃旺夫命,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> 第279章 全民基建月(2/4)

第279章 全民基建月(2/4)
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的区域,沿着边陲区别,小心翼翼地去北疆做生意。

从最开始的盐、糖、茶等商货,到现在利润最高的是丝绸、香水、首饰。

沈冬素自然乐见其成,异族人去北疆的次数越多,去的越远,带回来的消息就越多。

他们可以说是全职商人,兼职探子。比幽州自己派出探子,有用的多。

庞先生让他不吝带回任务消息,部落的情况、羊牛的数量、草场的肥沃、水流的情况等等。

只要带回有用的消息,就能抵扣商品的成本价。

而随着上回那支胡人商队的到来,西域那边似乎也找到一条安全的路线来幽州。

一时幽州的商品是供不应求,作坊根本做不过来,沈冬素特令一些手工品,可以由工人拿材料回家制作,上交成品。

谢清芷和陈落雪就是看准这个好时机,知道机会难得,到了八月百姓开始忙秋收,工人就更少了。

便趁这六、七月份,往济州、津州大量招工人,光是一天管两顿干饭,工钱最低八文这一条,便吸引了许多百姓前来。

因为六月暑气重,许多百姓都选择夜里赶路,白天休息,李念鱼便带着工匠,在幽州城外装路灯。

木头做灯柱,用滑轮技术,做小滑轮,将油芯滑到上面,用竹子做灯罩,外面套的是防火的火浣布。

每天夜晚来临,由专门负责管理路灯的小队,给每一个路灯上油点燃。

这路灯从城门口,几个主路旁都立了,绵延数里长,像一条条火龙,呈现出幽州独有的美景。

这路灯一点,百姓都欣喜若狂,不光是外面州城来幽州打短工的,连夜赶路。

幽州百姓同样趁夜晚清凉,来田间劳作,离灯近的村落,都结伴来灯下做手工,还有读书的孩子来灯下看书。

老人来灯下舀米、搓麻、编草席,这路灯的用处超出沈冬素想象的有用。

庞先生站在城楼上感叹,也是王妃对百姓好,才舍得下这么大的成本。

没错,别以为晚上点灯是很寻常的事,这个时代油是极昂贵之物。

就连长安城,宵禁之后,许多城区都不舍得点灯。

皇帝晚上召见某个臣子,其中表现恩赐的就有,赐灯送其归家。

一年当中,也就新年和元宵节、中秋节等几个节日,才会有灯火通明的情况。

沈冬素这般舍得用灯油,也是因为李念鱼改良了榨油技术,让植物油出油率大大提高。

同时基地那边渔业丰富,跟姜家合作远航捕巨鱼,那海鱼全身是宝,鱼肉做咸鱼售卖,鱼骨鱼肠、鱼膘都有用。

连那不能吃的鱼内脏也没浪费,全部熬制鱼油,这和给人吃的鱼油不同,这是专门用来点灯油的。

沈冬素想到一种武器,就是把鱼油装到密封罐里,其爆炸强度跟土地雷差不多。

特别是用于水上战争时,因为鱼油遇水不灭,杀伤力极强。

她把这个技术告诉李念鱼,目前李念鱼还在试验这种新武器当中,因为密封技术不达标,效果总是不理想。

并且李念鱼觉得这种鱼油火器,明显是用于海战的,海上鱼油取之不竭,爆炸后遇水不灭。

在陆地上的用处却有限,特别是对付骑兵,还没有火药好用。

所以他对其研究不太积极,他更愿意研究火药武器。

沈冬素也不催他,反而给他十足的研究经费,当成军工部的长期项目之一。

她没告诉任何人原因,因为她要等着凌墨萧大胜回来,建海军,然后去灭倭!

到那个时候,这鱼油火器就中大用了。

不过目前的话,鱼油做武器不行,但做灯油是非常好的,比植物油耐燃,还更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福运医妃旺夫命,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最新章节第279章 全民基建月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406/406694/279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