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置完上海的事情后,陈立夫去找一些老夫子,包括林森等,大概的意思是,这次如果不放弃一些东西,大概是整个党就会垮了。林森还是那个样子,不表态。陈立夫说:“林先生是一个老革命了。你也知道,革命是需要接力的。后面的事情,就交给我们二代吧。孙哲生、伍朝枢、和我们兄弟,都是能够保障江山的志气青年;你们老革命还是会受到尊敬的。”林森说:“你说的都对,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啊很多年轻一代很想顺着这条革命家的路,成就他们的功业”陈立夫说:“孩子们有些东西不知道啊如果知道老革命家的真正历史,他们也许会爆发反噬的,就像红党一样。“林森听明白了,这是要爆出历史旧账,同归于尽。好久,林森脸色缓和一些了,他说道:“我以后让找我的客人;军事找蒋介石,政治的就找你们二代吧。”陈立夫满意地走了。一场又打、又拉、又推的倒胡、倒居正的运动开始了。打是靠上海的程沧波的报纸,文章写的有理有据:“胡党干军,胡党权干政,最后就会自我灭亡,大清前鉴不远这个时候,如果党权者不自律,会怎么样那就是乱国得乱,乱军得乱,乱民得乱。”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。拉是靠齐世英的呼吁。齐世英以东北籍贯老乡们呼吁:让他们老革命继续保持奋斗精神,挑头北上,推行三民主义进入北方,抵抗苏俄得入侵。推的是国民党元老林森、吴敬恒吴稚晖,因为他们不得不推出两位来平衡二代们的地位。这样,虽然中政会的格局未变,但是居正辞去司法院长,由伍朝枢代理;伍朝枢不就,出身耶鲁大学的前外长王正廷代理。胡汉民资格老,也是抨击的重点。但是他不肯辞去立法院长。最后,林森说:“如果你不下台,我们都无法保住这份职位,你的下场比我们更糟糕。”胡汉民说:“还能怎么样我又不是怕他们报复。”吴稚晖说:“你现在辞去院长,还能保住中政会的席位,他们不敢乱来。如果你不辞职,人家继续弹劾,你中政会职务也保不住。”胡汉民说:“鱼死网破吧。我不能把革命成果让他们毫不费力的夺去。”众人无奈,等着对方二代们出招。陈立夫等人研究后认为,这事情要是继续斗下去,国民党也是受损失很大。斗倒了胡汉民,也会拉下陈立夫。张群张岳军在上海洞若观火,提出了让吴木兰回南京,出任立法院的秘书长。果然胡汉民看到自己的后代也进入了立法院,没有再纠缠,辞去立法院长,远走德国,研究德国的魏玛共和国去了。吴木兰正在上学,不愿意参与这个一团乱局,只是担任了名誉的秘书长。立法院长自然是孙科孙哲生接任。这样,除了监察、考试两院,行政院是蒋系、立法院是孙系二代;司法院是汪系的二代。孙系与汪系还是比较亲密,都是粤系,但是汪系的改组派,与孙科无关。这里面主要是哲学分歧,汪系改组派是以唯物主义工农利益为主导,孙系则是以宪政自由之三民主义为主导。所有各系,西山会议的林森、居正派系、蒋系、汪系、胡系、孙系、邓演达系都是训政,保持国民党的历史地位;但是三民主义训政本身,只是一个结果。派系都是对这个训政过程有各自的说法。孙系是再造国民党派,是太子派、再造派,其理想就是二代们要继承先烈遗志,纯净组织,正本清源,要有奉献牺牲精神的国民党,而不是当官做老爷要恢复民主宪政体制。孙系的哲学是:以三民主义“党义”训政,不是以“党员”训政,也不是元老训政。实际上就是监督宪政,防止任何个人独裁、或者被其他势力控制政府,理论上是立得住的。但是看起来很软弱,支持者不多。与齐世英郭松龄在东北一样,士大夫们不认大义,只是认识实力现实很骨感。其他几个派系,理论不多,就是宗派,大概就是:西山会议派,不提唯物唯心,但凡革命自己来,不要联俄,联共。比较亲日,也主要是借钱,尊敬他们理论根源地位,但日本也不能干涉我的训政。他们纯粹是学校训导处,强调法律党化,协调工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重生的红小鬼 最新章节六七三章 两院改组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69/69947/703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