啊,出手这么阔绰。海盐东江卖出来五分银子一斤,运去辽东后轻松卖到五钱银子一斤,一个月一百石,算下来利润怎么也有两三千两。也有看来自己暗通东江一点都不亏。>
可惜自己吃不下这么大笔的买卖,每月一百石的海盐运往辽东,有心人稍微调查一下就能知道根底,到时候顺藤摸瓜,岂不是会把自己牵扯出来?>
梁稷正在踌躇间,毛文龙却明白了这货的为难之处。毕竟当初东江穷困的时候,毛文龙想尽办法维持把东江维持下去,同商人们打交道的日子多了去了,自己也可以算作是半个商人。>
见到梁稷开始踌躇,便知道这货担心进货量太大,暴露了商路。于是开口道:“不知道梁先生的铺子每月需要海盐多少?本镇安排人定时送去,剩下的部分则由东江代为售卖,不知梁先生意下如何?”>
这话梁稷听懂了,自己铺子每月二十石而已,这些东江会按时送来。自己的份额是一百石,剩下的八十石,则不用自己出手,东江会代为销售。>
这个可以有,只要份额没动就好,自己辽东的铺子吃不下这许多,可以去其它地方开分店嘛。假以时日,把这一百石的份额吃下来不算难事。>
于是梁稷真心实意的谢过毛文龙。>
一提及海盐,毛文龙又想起了王启年,于是毛文龙又开口道:“梁先生和王贤侄有联络否?自从王贤侄去了京师之后,前前后后也只来过两封信,也不知道京师之中情形如何了。”>
梁稷便开口回答道:“在下倒是能经常聆听王先生的教诲。京师和宁远之间路途虽然遥远,好在全是陆路,倘若有急事,派人加急赶路,也就一两天时间便能交换消息。只是这东江和京师之间,路途遥远不说,还只能通过海路来往,海路缓慢。想必王先生也思念皮岛甚盛,却苦于信使来往不便而已。”>
自从王启年离开东江后,毛文龙却积攒了许多事情想通王启年商议。只是王启年在京师,自己身为边疆大将,无诏进京是死罪。加上路途遥远,派人去一趟京师就得将近一个月,一个来回毛两个月过去了。倘若是急事,这么来回折腾,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。>
见着王启年和梁稷平时经常信往来,毛文龙对梁稷的信任便也加了几分。又想着这梁稷也算辽东有数的谋士,他的计谋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,于是毛文龙开口道:“本镇另有一事,心里实在是忐忑,还请梁先生替本镇分忧。”>
见到毛文龙又来问计,梁稷却也有几分的得意,便开口说道:“大帅但说无妨,只恐在下才疏学浅,误了大帅的大事。”>
毛文龙便开口道:“梁先生休得过谦。”然后又开口道:“这一个多月来,建奴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,三番五次的派人前来送信,信中却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。当时本镇一时意气,便也义正言辞的驳斥了建奴的荒谬说法。只是事后想来,怎么想怎么有点不对劲。今天见着梁先生,提及道王贤侄,本镇这才想起,王贤侄临走之前,曾经叮嘱过本镇,倘若建奴用信前来撩拨,让本镇千万不要搭理。”>
说完后,毛文龙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:“此事有碍么?”>
我晕,建奴和东江之间信频繁往来,把辽东袁督师吓了一大跳,以为要发生什么大事了。为此又是派人盗,又是派自己和程本直分头去盛京和东江来骗回信。没想到只是虚惊一场,东江和建奴之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。>
虽然梁稷此次便是为了此事而来,却一直没有提及此事,总不能当着毛文龙面问:“大帅,你最近和建奴来来往往的,可是打算合伙抢劫辽东啊?”倘若真如此说,方才那二十军棍就要成真了。>
闻听到毛文龙如此说法,梁稷心头放下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谋定天下之扶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七章 东江之行(下)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94/94354/167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