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_第一百三十章 大宋不缺官(1/3)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
爱尚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> 第一百三十章 大宋不缺官(1/3)

第一百三十章 大宋不缺官(1/3)

上一章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九月底,政制院内,赵骏正在桌案上看着公文。

统计司已经建成了。

现在天下闲官散官多的是,想抽调人手还是简单。

政制院发下了最高文件指示,任何部门,任何单位,必须在年底前把所有数据交给统计司。

并且统计司要求调查各部门数据的时候,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拖延、妨碍,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,必定严惩不贷。

新上任的统计司知司便是那位吴育,此人虽然才三十三岁,但十多岁就中了进士,史料记载他“少奇颖博学,中进士”,而且又考了制科。

宋代的制科含金量以贤良方正科最高,堪比进士。而科举当中最高含金量是先中进士,再考中贤良方正科。《宋史》说:自宋初以来,制策入三等,惟吴育与苏轼而已。

所以由于他既是进士出身,又考了制科,含金量蹭蹭涨,升官速度也很快。

历任大理寺评事、大理寺寺丞、地方县令、湖州通判等,现在是从五品太常礼院,历史上四十岁就是枢密副使,四十一岁为参知政事,可以说能力极为出众。

如今只是担任太常礼院这样的闲散官职,便是当初在河南担任襄城知县时,被当时的御史刘元瑜诬陷,这才没有上位。

否则以他在地方上出色的政绩,就绝对不是去太常寺这样没实权的部门,而是三司衙门。

原本吴育是没资格上朝的,但八月不是科举吗?

十月份就要出成绩,所以最近太常寺以及礼部负责科举的官员都要上朝汇报情况。

赵骏在朝上虽然被吴育反对,但他看官员名单和资料,看中了对方的政绩以及比较刚直严肃的性格,就调到了统计司来。

这种人在统计司,才能够把数据统计好,让赵骏把目前大宋的情况摸清楚。

此时赵骏正在看三司户部送上来的数据。

户部有左右二曹,左曹设户口案、税赋案、农田案、检法案、知杂案;右曹设有常平案、免役案、坑场案、检法案、知杂案。

也就是左曹主管人口、赋税、田地、司法、杂务。右曹管仓储、赈灾、徭役、市场、司法、杂务等等。

这意味着人口和土地目前都是晏殊所在的户部管,所以资料送上来的也最快最全。

只是他看的数据却是真宗天禧五年的数据,十多年前的东西了。

记载户口是一千零二十九万六千五百六十五户,壮年男丁有两千六百二十零五千四百四十一人,其余老幼妇孺加起来,总人口超过六千万。

如今十多年过去,想来人口可能已经到了七千万,难怪到了宋徽宗时期,宋朝的人口就已经到了1.1亿,增长速度非常快。

然而看到土地统计就让人头大,十多年前统计失地流民达到了三百多万户,也就是接近30%的人口没有土地。

历史上这一数字到王安石变法时期,经过他的统计达到了35%以上,可见土地兼并多严重。

一千多万人口要么流入城市进行手工制造业,要么造反,最终被纳入厢军和禁军体系,造成了北宋严重的冗兵问题。

也难怪宋朝手工业以及商业发达,这么多人口从事这个行业,又怎么可能不发达得起来呢?

看着这些数据,赵骏脸色不太好看。

旁边吕夷简见到他面色不对,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“土地兼并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严重,难怪王安石要变法,一千多万人,接近两千万人没有土地,贫富差距这么大,这是一颗定时炸弹。”

赵骏摇摇头。

其余人就凑了过来,范仲淹上午在政制院当政,便马上接茬道:“那是不是庆历新政的同时还得王安石变法?”

吕夷简和王曾等人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章 大宋不缺官,网址:https://www.at55.net/405/405886/133.html 沙雕视频
上一章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