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_第二百三十三章 范仲淹的两难境地(二合一)(1/8)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
爱尚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> 第二百三十三章 范仲淹的两难境地(二合一)(1/8)

第二百三十三章 范仲淹的两难境地(二合一)(1/8)

上一章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宝元二年十二月底,宋国河北路经略使兼政制院候补同知范仲淹统率河北路诸军,大败辽军。

辽国军队死伤惨重,损失了至少七八万兵马,狼狈逃回了国内。

这么大的损失,即便是对于兵马强壮的辽国来说,也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,让辽国皇帝耶律宗真惊恐不已。

他收拢了大量溃卒,重新整顿士气,再加上南京留守的三万士兵,勉强在析津府周边城镇布置二十万人,防御宋军的进攻。

不过意外之喜的是,得知宋军杀来,处于宋辽边境线上的汉人百姓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,连夜带着家当往北逃跑。

甚至连土地和房子都不要了,一个个拖家带口,有些嫌弃自家鸡鸭羊牲畜跑得慢的,扛着鸡鸭羊一路飞奔。

而且不止是边地百姓,就连析津府的汉人百姓听说宋国打来了,都是踊跃参军,要求上前线杀敌,仿佛同为汉人的宋国跟他们有什么深仇大恨。

于是短短半个月不到,涞水以南的各县十数万百姓,那是逃得空无一人,连明年马上就要收割的粮食都不要了,就只想逃命。

范仲淹见此也是无语,虽然已经想办法张贴过安民告示,表示汉人不打汉人,绝不会欺压百姓。

但显然以前宋军名声在外,让百姓惶恐不安,几乎没什么效果。

其实要真就只是税收严苛的话,为了生计,百姓还不至于抛弃全部家当,连耕作的土地都不要了,背井离乡,逃离故土。

毕竟对于百姓来说,土地才是根本。在农业社会,没有人愿意抛弃自己吃饭的东西。

除非有另外一件事,能够比土地更重要。

能是什么呢?

那自然是他们的小命!

除了宋国那刮地三尺的税收让辽国百姓感觉到恐惧以外,最让他们害怕的,便是杀良冒功的问题。

这属于五代十国的老疑难杂症了。

那是个不亚于五胡乱华的混乱时代,武将肆掠,百姓水深火热,杀良冒功的事情屡见不鲜。

就连北宋刚建立的时候,赵匡胤打北汉,赵光义北伐,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。

因此当地百姓极为恐惧,害怕宋军重操旧事,不得不逃离家乡。

事实上其实也已经有这样的问题,西北边军还好,范仲淹毕竟在那边治理了两年之久,西北军纪律严明,并未出现屠戮汉人百姓,以杀良冒功的事情。

但河北军有了这样的情况,有一些部队竟然屠戮了村庄,将人头送入军功处,说是杀的辽国汉人军队。

也幸好老范对于军功审查严明,并且有人报告辽国境内百姓村庄被屠的事情,发现了这些问题,不然的话,事态还可能进一步扩大。

即便如此,范仲淹也是勃然大怒,将涉事的部队从将领到动手的士兵,全都军法处置,一律死罪不免。

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。

至少目前来说,由于宋国的入侵,辽国的汉人百姓还是相当害怕,即便范仲淹派人安抚,也还是无济于事。

没办法。

他倒是想派兵拦截。

但前线的军队要与辽国前线的军队对峙。

后方的军队要么运粮,要么在清理残余的辽国溃卒,实在没办法顾及到百姓。

因此也只能先听之任之。

总归还是有些不怕死的,舍不得家中的财产,继续留下来的人。

只要以后把这些地方占下来,安抚好百姓,治理好民生,逃出去的那些人看到了这边情况,最终还是会回来。

很快,今年战事就随着年关到来,慢慢落下了帷幕。

耶律宗真狼狈逃回去。

范仲淹北上深入辽境,与辽国兵马相持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三章 范仲淹的两难境地(二合一),网址:https://www.at55.net/405/405886/238.html 沙雕视频
上一章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