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提前知道这一切,你还会如此决定吗?”
天启十七年,左丞王历之女出塞北川。
次年三月,王历依傍崤山王家,联合河北道唐家分支举事起兵。
次年五月,岭南道吴家联合江南西道舒长斌,先取黔中道,后攻江南东道。
江南东道汉阳郡王之死被揭露,郡王妃里应外合,召集了江南道朔北铁骑与吴家和舒家军队对抗,继而克之,北上。
边关关宁军严阵以待,北川大军压境。
至此,李唐藩镇林立四起,内忧外患。
江南三大家,出兵抗击,陈大儒以一代文人风骨,宁死不屈,遂坠落城门与贼首同归于尽。
次年六月,明王李瑜带兵突袭北川内应楚琼,亲自将其斩于马下,遂平定江南战乱。
次年八月,王历挟杀天子及后宫众妃,后被御林军统帅唐修磔斩杀,太子于战火中登基上位。帝后江竹绮下落不明。
战争长达十个月,北川败退,李唐伤兵无数,百废待兴,江南三大家族人丁稀薄,逐渐落寞。关宁军损伤惨重,方将军怀晟失踪,陈修齐返乡丁忧,其余人驻守边关。
平宁初年四月,战乱基本平定,李唐在新皇的治理下日渐恢复,明王辞官致仕,云游不知所踪。明王妃品行不端,又因与乱臣贼子牵连甚广,遂赐其白绫。此后,御林军统领唐修磔与民间女子成婚,不出四月,辞官回乡。
六月,江之临回江南,与白曦和大婚。
七月,新皇迎帝后,虽百官对皇后身份多有非议,终究未能阻挡。
八月,天雪山经此一役,暂退出朝堂,方怀晟重伤不起,颜冉华失踪无处寻觅。
战后明王辞官隐居,无人得知去向。
九月,李唐与南绍恢复互市通商,永结秦晋之好。
新皇重审顾家灭门和明王受伤一案,清除余孽。
至此,岁岁年年,平安和畅。
太初帝为休养生息,颁布耕渔令,减免赋税,轻薄傜役。
“如果没有意外,如果你们相遇,应当是美好的爱情。”
明珩带着舒珣自打行赏宴之后就出了京城,回了江南。
彼时江南初春,韵着暗流涌动的政事更迭还有诸多隐秘,未曾沉浸这方不甚温柔的土地。如今还未曾到深冬就已经飘了雪,纷纷扬扬如柳絮漫天,也如硝烟四散,虽有泠冽但不失和暖。
“阿珣,听方长说这是今年江南的初雪。”明珩闪动粹着星光的眼睛,带着孩子般的欢乐附在舒珣身边耳语。不知从何时起,明珩就连说话也要凑得极近,无论做什么都要在三尺之内,更有甚者明珩不允许她离开他五指所触及的范围之内。
舒珣只当作未曾发觉这越界的掌控,随他去了。她深知这一切都是明珩暗自神伤多了,不愿也经不起分离。
战火分别,其中如何撕心裂肺,如何肝肠寸断,两人都不曾听说,更难说见过。但个中滋味也都在那些年辗转难眠,对月拭泪,赤目蓬发,身死神往中彼此明了。
明珩不会在让舒珣再有任何机会离开,他不愿用占有臣服的手段,依旧是顺着舒珣的心意,甚至是迁就退让。
舒珣又何尝看不出来,京城菜多放酱口味偏咸甜,舒珣有几天惦记上了几年前在和颜昭在吃岭南的酥肉,提了一句隔了两天饭桌上就有了垫着油纸放在瓷碗里的“东西”。
明珩闭口不提“外出办事”的种种细节,舒珣心里笑他,真当自己还年轻啊,眼袋都要垂到下巴了。她并不戳破,大快朵颐。
明珩看她吃的开心也想尝尝个滋味,却被舒珣一筷子打掉了,一块也未给明珩留下。
明珩知她喜欢,只佯装生气说不给自己留一块,心下却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烛影摇红浮云楼 最新章节楚山云景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172/172730/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