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4章捡漏,我也会!>
天下之大,什么人都有!>
海瑞上了《治安疏》,骂嘉靖搞得整个天下,家家皆净也!>
混蛋嘉靖都没杀他,玉柱的心胸,总不可能不如嘉靖宽广吧?>
就在满朝文武等着看好戏的时候,朝廷下了旨,调那位知县,进京担任明史的编修。>
还是七品官,只不过,由外官变成了穷京官罢了。>
修明史,可以只修一年,也可以修三年,还可以修一辈子,就看他的造化了!>
俗话说,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。>
一任三年的知县,即使是个穷县,至少也有好几千两银子的出息。>
修史的京官,就不同了呀。>
每月就是那几个干巴巴的俸禄而已,经常需要拆了东墙补西墙,日子过得苦哈哈的。>
大清朝的官场文化,博大精深。>
即使是平调,也可以借机暗中整人,让你有苦说不出来。>
玉柱是要干大事的人。>
杀人很简单。但是,随意杀人的王上,和满清的皇帝,有何区别?>
现代文明的灵魂,已经深入玉柱的骨髓,推动治国法治化,是他坚定不移的目标。>
当第一批留学生,陆续来到大沽口的预科班之时,一位普鲁士主教的到来,却改变了预备留学生的命运。>
副主教席姆勒,礼貌的拜会了爱丽丝夫人。>
两人的交谈中,爱丽丝夫人随口谈到了,准备送留学生去英国、法国和荷兰的事情。>
谁料,席姆勒听了之后,大感兴趣,随即详细介绍了他在普鲁士创办的哈勒学园。>
哈勒学园,是一所实科中学。该校讲授数学、物理学、力学、自然、天文学、地理、法律学、解剖学、医学初步、绘画制图等等,在教学法上广泛应用了绘画、学图表、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教具,以及各种实验器材。>
这是一所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。>
爱丽丝知道玉柱的心思,便把席姆勒推荐给了玉柱。>
玉柱一听,脑子里的灵光一闪,好家伙,这不就是德国经典的职业技术教育嘛。>
于是,一项合作办学的计划,在玉柱的脑子里,应运而生。>
简而言之,玉柱出钱资助席姆勒主教创办的哈勒学园,席姆勒则负责推荐优秀的各类教师来华任教。>
工资的结算,为欧洲的通用货币,英镑或是苏。>
席姆勒受教廷的委派,想在大沽口,建一座大教堂。>
省了无数经费的玉柱,自无不允之理。>
反正吧,京城里,已经有其七、八座教堂了,不在乎多这么一座。>
若是,席姆勒把哈勒学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和体系,完美的复制到了大沽口,嘿嘿,那就赚大了呀!>
所以说啊,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>
三人行,必有可学之处。>
以玉柱精明,都险些犯了经验主义错误,实在是应该反省了。>
一战前,德国能够超越英国的工业实力,靠的就是务实的教育基础。>
从席姆勒的口中,玉柱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。>
早在十六世纪下半叶,威丁堡公国和萨克森公国,就颁布了强制教育法,在公国内普及了小学教育。>
具体而言,就是6-12岁的儿童,若是不送进学校去读书,父母就要承受高昂的罚款。>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骗了康熙 最新章节第1004章 捡漏,我也会!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07/307512/10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