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尚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大明皇长孙:朱元璋求我称帝 > 第172章:考校大孙(1/4)

第172章:考校大孙(1/4)
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河南是华夏文明起源地之一,这里被人称为中原,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存在感极强的一个地方。

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是东西南北交通中心,自古就是战略要地。

和平年代还好一点,但是一旦遇见战争年代,那就是诸侯逐鹿的地方,战争根本就不会停。

河南地区,在今年二月黄河决堤,期间就已经赈灾过一次了。

水灾还未过去,蝗灾跟旱灾就来了,现在又来一个特大的瘟疫。

报信上说是有大约三十多万人受灾,但就这统计数据,朱元璋心中非常的清楚。

远远不止!

像瘟疫这等灾情,任由传播的情况下,受灾人数再翻上十倍,都很有可能。

且像瘟疫这样的事情,根本无法统计,都是远远避开,谁都不知道,究竟有多少人出事。。

朱元璋听完茹瑺的讲述后,紧皱的眉头,没有丝毫松开的迹象。

片刻后才对户部尚书赵勉问道:“赈灾的粮食,现在已经筹备了多少了。”

赵勉闻言,身子一震,语气颤抖的说道:“回禀陛下,&nb;&nb;户部在了解到灾情的同时,于昨夜已经开始紧急筹备,&nb;&nb;目前目前大约可以调动三百多石粮食过去。”

三百多石,&nb;&nb;大约是四万多斤的粮食。

但面对几十上百万的灾民,&nb;&nb;三百多石,能够维持多久?

朱元璋自小是贫农,&nb;&nb;三百多石咋一听好像很多,但对受灾的河南地区来说,真就是杯水车薪。

“给咱解释解释,&nb;&nb;为何只有三百多石。”朱元璋森然的问道。

赵勉连忙述说:“启禀陛下,河南地区自进今年二月始,灾荒不断,赈灾的粮食从未停歇过,一直在尽力的输送。”

“如今整个户部能够筹备到的粮食,&nb;&nb;都已经全部筹备过来了,&nb;&nb;这三百多石,&nb;&nb;还需从粮商手里购置一批。”

“如今米贵,&nb;&nb;恰逢秋收未到,便是粮商手里的粮食也不尽多,所用花费已然远远超出。”

“再加上今年各地灾荒不断,赋税减少,国库如今已然告急,臣实在是想不出法子抽调出来。”

朱元璋呵斥道:“咱两月前,&nb;&nb;就让银作局批了三百万贯宝钞过去,你告诉咱,这才仅仅过了两个月,就没了?”

“这其中的钱财去向,&nb;&nb;尔等户部莫非是私吞了不成。”

赵勉吓得连忙跪地,&nb;&nb;解释说道:“陛下明察,臣自担任户部尚书以来,&nb;&nb;不敢有丝毫懈怠,&nb;&nb;在陛下宝钞下来前,户部这边于军部早有大量欠饷。”

“银作局的宝钞一到,&nb;&nb;就立马发放了下去,结清欠饷,其中耗费宝钞将近一百二十万贯,米一百三十石。”

“未有入账,&nb;&nb;出账不断,臣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&nb;&nb;望陛下明察秋毫。”

朱元璋闻言,右手一把抓住龙椅扶手,抑制自己即将发飙的情绪。

往常来说,遇到这样的情况,赵勉不说直接处死,革职是指定跑不掉的,但现在的朱元璋终究还是忍不住了。

按照大孙教的法子,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而后缓缓吐出,朱元璋这才感觉自己稍微舒服了一些。

而后问道:“现如今这般情况,尔等可是还有什么法子可以应对此事。”

朱元璋没有提‘以工代赈’的事情,这般大规模的灾荒,以工代赈根本没有任何意义。

以工代赈只有对于小型的灾荒,受灾人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明皇长孙:朱元璋求我称帝 最新章节第172章:考校大孙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27/327566/1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