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禹神斧劈开了龙门山。被龙门束住的洪水破门而出。奔涌倾泄而下,一路欢歌流向陵渡而去。
自从大禹劈开了龙门之后,鲤鱼们再跳龙门便省了许多力气。
大禹起寨拔营,率领着四员天将、四员凡将、五个小兄弟和涂娇母子,带着五百士兵继续溯黄河而上,向下一个治水的目标壶口进发。
从黄河龙门到黄河壶口,只需要一天的路程。小兄弟们一路欢歌,一边走路,一边玩耍,一边斗嘴。大人们则一路欣赏着两岸光。
只见沿途青山绿野,杨柳依依,蝶舞莺飞,一派祥和的光。涂娇带着启儿边走边玩。这时启儿已经会走路,会说话。一会儿要捉蝴蝶,一会儿要摘野果,一刻也不停歇。到中午时分累了跑不动了,便爬到天将的肩上,让天将驮着他驾云。
天黑的时候,大队人马已经来到了黄河壶口。天色已晚,不便立刻就去察看黄河壶口的形势,于是大禹便命令安营扎寨,埋锅造饭,待明日天亮再察看壶口。
吃过了晚饭,五个小兄弟又叽叽喳喳地斗了一阵嘴,方才各自钻进帐蓬里睡觉。
第二天早饭后,大禹便率领四员天将、四员凡将、五个小兄弟及涂娇和启儿,来到黄河壶口,观,↗.♂.n≌et察黄河壶口的形势。
只见黄河从北边的天际滔滔奔涌而来。流到了壶口附近,形成了一道宽二、三里有余的一宽阔河面。可是到了壶口跟前却被一座巨石山阻住去路。由一、二里宽骤然收缩成了只有三、五十步的一条峡谷水道。黄河里的洪水从这道峡窄的水道流出,就像是滚水从壶嘴里倒出。其势如脱缰野马,奔腾宣泄而下。声若巨雷,山谷震荡。水雾弥漫,虹霓升起。
巨大的瀑布破空而下。洪波怒号,黄水翻滚,跌落进下方的深潭之中。激起万道水柱,如银箭直射苍穹,刹那间一支支银箭又化作了一颗颗细小的珍珠弥漫到空中,映出了七色的彩虹,遂又幻成了迷迷蒙蒙的白雾。
下边的深潭是一个落水冲击出的石潭。潭深十余丈,方十余丈,被人们称为龙洞。黄水从龙洞流出,便进入了十里龙槽。
十里龙槽是一条两壁对峙的大石缝。宽十余丈,深三、五丈,两岸怪石参差飞突,似坠似倚,形势极为险峻。壶口泼落下来的黄色洪流,又一层层碰撞在怪石奇岩上。景像宏阔,气势磅礴,惊心动魄。
黄河之水,激荡着,翻滚着,冲撞着,流过了十里龙槽。又向下流了一段,河道逐渐变宽。突然前方横空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天外飞来之石。这是一整块巨石,硕大无比,一石成山,称做孟门山。
这孟门山正座落在黄河水道的正中央。黄河流到孟门山前,被孟门山一分为二,黄水从孟门山的两侧绕山而过。流速极快,几乎飞泻而过。绕过孟门山之后,再合二为一,滚滚南流,奔向了龙门。有诗赞孟门山曰:南接龙门千古气,北奉壶口一线天。
大禹领着小兄弟们,上看下看,左看右看,仍旧看不透壶口形势,于是向空中喝道:“应龙何在?”
应龙应声答道:“应龙在此,听侯夏伯吩咐。”
大禹对应龙说道:“还请应龙带着我和小兄弟们到空中去再看一看壶口形势。”
应龙答道:“应龙明白”。一边说着,一边落到了大禹的面前。不待大禹跨上龙背,小兄弟们便一窝蜂似的都爬到了龙背上。小愚乘过了一次应龙,这次再不陌生。不用神农仔招呼,便随着大家一起爬上了龙背,紧挨着神农仔骑在了最后边。
待大禹和众小兄弟们都坐稳了,应龙便腾空而起,飞上了半空.在壶口上方盘旋了几圈之后,便溯着黄河,向上游飞去。一路飞得不高,也不快,便于大禹和众小兄弟们仔细观察黄河。
向北飞行了数十里之后,大禹吩咐道:“够了,再掉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禹治水演义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一章 大禹 应龙 凿壶口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3/33320/1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