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一十章 跨国行动>
人民创造了历史。>
历史往往又惊人的巧合。>
薛岳一八九六年生于广东韶关乐昌县,>
他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,但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之用心,>
还给大儿子起名为"薛仰岳"。>
取仰慕岳飞之意。后来薛仰岳自己把"仰"字去掉了,>
认为自己不光要"仰慕"岳飞,还要身体力行,做岳飞一样的英雄。>
接下来是一个神奇连着一个神奇。>
1907年,11岁的薛岳考入了广东陆军小学。>
请注意两个细节,一是"1907年"这个年份,>
就在薛岳开始从军的时候,湖北出生了一个男婴,名叫林彪。>
湖南也出生了一个男婴,名叫粟裕。>
你说神奇不神奇。真是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也。>
另外,还有萧克、王平、宋时轮、王建安、傅秋涛这五位开国上将,>
也都是出生于1907年。>
第二个要注意的是薛岳读书的广东陆军小学,>
仅仅只办了5期,但出来的名将却非常多,>
比如叶挺、张云逸、邓演达、陈铭枢、陈济棠、蒋光鼐、张发奎、吴奇伟等等。>
随便站出来一位,都惊倒一片。>
此种情况符合同步相似论原理。>
人才呀也和种庄稼差不多。好庄稼都是一茬一茬的。>
薛岳最高光的时刻,无疑要数长沙会战。>
起初,蒋介石并不打算死守长沙,>
毕竟淞沪会战的阴影还笼罩在他心头,>
老蒋认为,没必要跟日军硬拼一城一地,保存实力才是王道。>
这也符合当时很多人的想法,认为一个"拖字诀"方为上策。>
然而,薛岳不同意,他极力主战,非常像当年岳飞的做法,>
蒋介石即使派了陈诚和白崇禧去劝他,也劝不动。>
有一天深夜,薛岳突然给蒋介石打电话,是宋美龄接的,>
薛岳激动地说出这样的话:"我就要在长沙打,打败了我自杀,以谢国人。>
打赢了算我抗命,你们枪毙我!">
第二天,宋美龄给他回电话,说:"伯陵兄,委员长讲过了,>
你要有这个信心,你就在这里打,这个时候我们难得有这样的信心,>
有这个信心我们为什么不要呢?你这不是抗命,现在委员长已重新下命令,配合你。">
顺便提一句,薛岳的夫人跟宋美龄是结拜姐妹,关系非常好,>
所以薛岳才敢跟她说这些话。>
不得不说,这一仗真正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,>
长沙四次会战双方共投入了将近200万人,>
在整个抗战中人数最多、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,>
最终中国军队赢了三次,共歼灭日军十万之众,震惊世界!>
战后,蒋介石亲赐薛岳青天白日勋章,并称长沙会战大捷之意义非比寻常。>
盛赞薛长官以下各 军、师、团、营、连长等全体官兵人人抱定必死的决心,>
才能缔造此一光荣之胜利!>
薛氏家族今天己是大门大户。>
薛艾雯小姐的父辈与薛岳家又是宗族亲戚关系。>
所以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民国穿越之暗夜纵横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一十章 跨国行动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74/374217/21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