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知己知彼>
关于山本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,>
说日本人起名字都是按照排行,>
比如老大叫某某太郎,一郎,老二叫某某次郎……>
老三老四就叫三郎,四郎。依此类推,>
那么,山本五十六的老妈也太能生了吧!>
山本五十六郎?>
真生了五十六个孩子嘛?"吴大雄问。>
汪紫薇瞪圆了眼睛道:"喂!真的假的?"碰了一下陆贞芸。>
"吴先生可真风趣。"陆贞芸回应说。>
吴大雄故作神秘,停顿了一会才讲道:>
"当然不是了,山本五十六其实只有兄弟姐妹7个,>
自己是最小的,本来应该叫七郎,>
但他老爸那年已经五十六岁了,在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,>
自然很得意,就说干脆让孩子叫五十六吧。>
也真够随便的。吴大雄笑话一讲完,台下一片轰笑声。>
下面,我将着重讲一下,>
日军在火力配备和各兵种协同作战吋的优缺点问题。>
一,指挥灵活,奇正并用>
日军在作战指导上强调果敢地实施进攻,>
在作战指挥上具有灵活多变、奇正并用的特点。>
向敌军的侧翼与后方实施大迂回、大包抄、>
对敌军重兵集团釆取包围战术。>
还长于声东击西,佯攻与主攻相结合,奇正并用,让对手防不胜防。>
以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和几乎同时展开的山西忻口会战为例,>
三场会战中,日军均在战线正面与中国军队打成相持局面,>
双方死伤都很惨重.但首先进行部署调整的,无一例外都是日军。>
而中国军队在指挥上鲜有灵活创举,始终处于见招拆招的被动地位。>
所以日军便能三度攻克中国军队战线的侧翼薄弱处,>
三度对中国军队构成包围与聚歼之势,>
三度造成中国守军战线溃散,最终招致惨败。>
说到具体实战细节,,台下多人开始交头接耳,引发一个个争论不休。>
左权一拍桌子,"肃静。吴先生,您继续……">
"二,日军陆、海、空三军协同作战的能力,>
这是中国军队所望尘莫及的。>
如台儿庄作战期间,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与第5师团坂本支队合在一起,>
总兵力两万余人,与一个师团的兵力相近。因>
得到部分战车与飞机支援的情况下,>
竟敢孤军深入,前后与国民党军第五战区的五个军计10个师的兵力对垒。>
其中,濑谷支队以一个步兵大队、1000余人编成的"台儿庄先遣队">
攻入国民党军一个师防守的台儿庄城,并攻占了近3/4的城池,>
数度造成整个战局陷于危急境地。>
台儿庄战役虽然大捷,但国民党军伤亡、失踪人员达一万余人,>
而日军伤亡7000余人。由此可见,侵华日军协同作战能力之强,绝非虚言。>
八一三淞沪会战,是中日两军精锐部队首次硬碰硬的较量,>
也是中国军队牺牲最大、战斗最为惨烈的一役。>
一个营打下来,仅能够勉强凑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民国穿越之暗夜纵横 最新章节第四十八章 知己知彼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74/374217/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