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彰德府洹上村和附近贫穷、落后的小乡村大不一样,这里砖瓦院落整齐别致,小学堂里读书朗朗,牛马成群粮食满囤,乡民衣服整洁面色红润,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。网? ???. ?
村外是一片片肥沃的良田,此处的庄稼早已收割,处处裸露着新翻的土地,有的农人唱着小曲儿摇着木耧,播下明年丰收的种子。
这时候从一条土路上走来了一个一只眼鼓,一只眼斜,大龇牙,满脸横肉的刘雅内。他朝着洹上村扫视了一圈,没敢贸然进村,有心找一个村民问问路,无奈人都忙着,没人搭理他,只好三转两转到了村边的一个小池塘边。
池塘里的一些荷叶已经露出了枯萎之态,有的荷叶绿中泛黄,有的荷叶已经完全失去了水分缩成了一团,荷叶梗子更是软绵绵的毫无生气有气无力地支撑着。此时一阵秋风吹来,在阳光的映照下,水波像似缓缓流动,闪现出了难得的几道银光,倒是别有一番秋天的情趣。
池塘边有一棵两搂多粗的大槐树,树阴下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农人正在安闲地垂钓,刘雅内上去不客气地问:“老头儿,这村上的袁大人是不是在家?”
那农人一动也不动,就像没听到一样,仍然在专心致志地钓鱼。刘雅内以为农人耳聋,又加大声音问:“不知袁宫保大人在不在村里?”那农人继续钓鱼,还是不搭理这个刘雅内。
刘雅内碰了个软钉子,心里实在生气,想,这个老傻瓜,想我在广州城里,跺跺脚城里也要晃悠一下,哪里叫人这么怠慢过。有心作,可又一想,我是做大事的人,何必跟他一个老农一般见识呢!人得学会忍让,在忍让中进取。
这时,有一群小草鱼被钓钩上的小红蚯蚓吸引住了,纷纷摇着尾巴快游来,而那农人却把钓钩摇摇晃晃地往上拉,不让那些小草鱼上钩。待那些小草鱼恋恋不舍地悄悄离去后,农人才又把钓钩徐徐垂下,不一会儿,一条2斤多重的大鲇鱼又游了过来,而老头儿又在躲避着这条黑鲇鱼,把红蚯蚓躲过来,闪过去。
刘雅内看不下去了,急得大喊:“不要动,不要动,鱼就要上钩了。刚才放过那些小鱼不要紧,这条大鱼可不能放过啊!你这个老傻瓜。”
那农人狠狠地瞪了刘雅内一眼,干脆把钓饵提了上来。
刘雅内对他着急地说:“一条大鱼,可惜啊!可惜啊!”
老头儿又把钓饵垂下来,仍然半闭着眼睛,耐心地等待着。又过了好一会儿,一条5斤多重的大鲤鱼优哉游哉地游来了。刘雅内有心喊老头儿注意,又怕把鱼惊走,急得干张着嘴说不出话来,但是终于没有喊出声来。
那鱼咬上了钓,老头儿顿时来了精神,不慌不忙地来回荡着,直到把鱼荡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,才把那条鱼不紧不慢地拽上来。刘雅内看到了这里不禁有些佩服,忍不住夸奖老人说:“真不亏为钓鱼高手,小鱼半大鱼不要,专要大鱼。请问老人家,这袁宫保大人是不是在村里?”
那老头儿一边收拾着鱼具,一边问斜眼:“这还像句人话。你是什么人?找他干什么?”
刘雅内心想,这老头儿身份不高吧,口气倒不小,但既然是有求于人,也只得耐着性子回答道:“我是广州督署的刘雅内,来到洹上村想见见袁宫保大人?”
那老头哈哈一笑,说:“衙内,衙内不是县太爷的儿子么,你一个县太爷的儿子,找一个乡野村夫干什么?想升官找错了门路,你这不是个小傻瓜么!”
刚才说他老傻瓜,这会儿他又找回来了,刘斜眼心里生气,这老头儿好狂野,对自己的这个朝廷命官奚落嘲弄不说,对袁世凯也毫不放在眼里。刘斜眼忍住气,只得对他解释道:“我这个雅,是文雅的雅,我这个内是内外的内。你这个老……”
刘斜眼忽然想到自己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清王朝的覆灭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六回 袁世凯钓鱼掌兵权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61/61048/2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