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改为实封,且是世袭罔替,童叟无欺……”>
莫说李始贤,便是如崔光都被惊的不轻:“即是实封,必为膏腴之地。但关中、河东、山东等县郡早已封尽,哪还有空缺?”>
“这几地才几个县,又能封得几个官?”>
李承志无奈笑道,“而如北地、六镇、乃至是河西,大大小小的县郡何止上千?便是一县做价千石,这也是百万石粮,何况元怿突发奇想,皆以“价高得者”而赐之,更立下字据:但凡内乱平定,纳粟者皆降三级任用,赐以实职。>
如县男(爵从五品),可任县丞、县尉(职从八品),如县子(爵从四品),可任郡尉、郡丞(职从七品)。若为散侯(从二品),则为一郡郡守……如此一来,与实封何异?>
且不止如此:若父死,嫡长子便可承爵,若未举官,则再降一级任用。若长子已举官,可只承爵,实官可由次子承袭……”>
堂下众人都被惊呆了:还能这样的?>
北地和六镇早已被打了个稀巴烂,州郡之官或是降了高肇,或是逃回了京城,便是未被杀头,也以守城不力之罪被免。如今这两地皆为军管,皆由元遥与奚康生视实情而定,或是委任豪强暂代,或是直接由军官兼领。>
没有朝廷圣旨,这官自然做不得数。如今元怿突然来了一手“纳粟赐爵,降三级任用,且价高者得”,这些暂代的官儿岂能坐的住?>
十有八九会想尽办法,绞尽脑汁保住官位。更何况还有赐有勋爵,更是趋之若鹜。>
而如其余的门阀、豪强自然也不会干看着。好不容易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,无论如何也要赌一把,为子弟谋个出生。>
之所以是赌,只因元魏如今风雨飘摇,说不定哪日便亡了国,这官自然做不得数。>
但便是改朝换代,有个官身、有个爵位,资本便算厚了一分,到时便是投诚,资历也要比旁人高一些。>
更何况,说不定哪日或是朝廷无以为继,或是乱军入城,这家财也九成九是保不住的,还不如早早的换些实用的东西。>
万一要是朝廷胜了,那自然是再好不过。有了官身,献出去的钱粮迟早都能捞回来。>
何乐而不为?>
换而言之,虽说此举后患不小,但对朝廷而言,不比给西海赔粮、赔人、割地、赐国强一百倍?>
更有甚者,能纳粟赐爵,自然也可以献兵赐官:比如你带一百壮丁来,我便封你个队主,你带一千来,我便封你个军主……如此一来,岂不是连兵也有了?>
明明是死棋,却突然就活了?>
如今外有强援围而不攻,使西海疲于应付。内有良计招兵买马,积谷蓄甲。如此此消彼长,用不了多少时日,至多一到两年,朝廷便能积攒出全面反攻西海的实力……>
崔光双眼一眯,冷声问道:“此计出自何人之手?”>
“谣传是杨播所献,但以我看来,杨播绝无此雄心与魄力!”>
“莫说杨播,便是元怿与元遥,也绝无此见识和决心。此举断为亡国之兆,若朝廷真能拨乱济时,安定四宇,这爵,这官,也定然是赐不下去的……”>
崔光眼中精光一闪,“不为元澄,便为高肇。此二人一为治世之能臣,二为乱世之枭雄,且皆久掌朝纲,久居一人之下,万万人之上……如此,才能纵观全局,以巧破力……”>
李承志自然清楚崔光潜意。>
真要如此分法,这天下便尽入门阀豪强之手,到时的皇帝与朝廷便如摆设一般,连后晋时的司马氏都不如。>
但便是钦鸩止渴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魏春 最新章节第六六九章 大战再起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207/207410/701_3.html